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是罗马法
A.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B.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精神
C.直接奠定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基础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9-08-20更新 | 339次组卷 | 3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利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这体现了西方法律的
A.无罪推定原则B.律师制度C.陪审团制度D.三权分立原则
3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民主政治起源于古代希腊,对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二   公元前 5世纪的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的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权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捕,系以皮带或脚链,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材料三   以《罗马法》为蓝本的《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是指全体雅典人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的什么原则?
(3)根据材料三,说说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2021-10-2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罗马法在早期曾规定,正式的买卖要有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且在涉及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时“无法可依”。罗马人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就是买卖双方伪装打官司,用假装诉讼的办法来使买方(原告)取得所有权。“拟诉弃权”的出现表明
A.早期的罗马法体系过于繁杂B.法律的发展领先于社会的发展
C.罗马人的司法实践务实灵活D.规避法律的司法活动时有发生
2018-04-20更新 | 484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随着罗马契约法的出台,契约因素逐渐压倒了血缘因素。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比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等,强调以双方意思一致为契约基础。这体现出古罗马法
A.以自然法观念为核心理论B.特别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C.重视法的形而上学的研究D.建立了发达的民主政治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4世纪后期,罗马一高利贷者对一个欠债人的儿子(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梭伦主持了这三次法律改革B.民众斗争推动罗马法的发展
C.罗马帝国立法尊重民众意愿D.罗马元老院掌握最高司法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罗马的妇女外出时,会用帕拉遮盖住自己的身体和头部,如果一位已婚妇女外出时忘记穿帕拉,这就意味着她自己“退出”了婚姻,她的丈夫可以此为理由与其离婚。这反映了古罗马
A.法律忽视女性权利B.具有男权社会政治特征
C.公民平等难以实现D.经济能力制约阶层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2—16世纪,欧洲各国先后出现对罗马法进行注释、评论和解释,并将其基本原则和念适用于法律实践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这一热潮的出现
A.奠定了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的基础B.缘于罗马法承载着时代需求和价值
C.反映了对古罗马文明的继承和创新D.说明罗马法的司法原则具有斗争性
2020-11-12更新 | 249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罗马法中,“债”在一开始只是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经济和社会义务时,对其人身进行束缚的手段,随后发展成为以财产为核心,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形成了“债务人只以其所能为限承担履行义务”。对债务关系的解释应有利于债务人摆脱债务约束的原则。这种变化体现了
A.法律形式更为庄严B.维护私有财产的所属性
C.人身依附关系加剧D.突出限制个人利益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表1中法律条文摘自《十二铜表法》。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第一条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那么当时所作的诺言不得违反。
第八条不许取去或要求把被偷窃的并用做建筑或培植葡萄园用的木材或木柱作为自己所有,但同时允许按这些材料的价值之双倍价格对负责有使用之责者起诉。
第九条凡高度达15英尺的树木,为使其不到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

表1
A.体系完备应用性强B.注意物权保护
C.蕴含人人平等原则D.体现贵族意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