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材料二 罗马法上下千余年,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而逐步趋于完善,它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罗马法主要分为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法、诉讼法等方面。人法包括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名誉、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继承法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赠予等;诉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

——摘编自周楠《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1982年制定了新宪法,五届、六届和七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一系列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加强立法工作,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律。八届、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04部法律,对57部法律进行了修改。

——据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特点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立法精神,并对罗马法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90年代修改宪法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82年、1999年修改宪法分别有何意义?
(4)简要说明依法治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2021-12-2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恩格斯在评论罗马法时写道:“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它就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这体现了罗马法
A.有利于调节社会经济秩序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推动了社会经济持续转型D.随时代变化不断与时俱进
2021-12-2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马法规定的“成年人”的标准,最初是男子年满25岁。后改为男子年满20岁、女子年满18岁,经证明其具有管理财产和独立的法律行为能力即可。 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具有(  )
A.求实灵活的特点B.男女同权的原则
C.崇尚正义的精神D.重视私法的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学家专注于法律,通常不关心政治。罗马帝国执政者出于需要,初期授予法学家以解答权,后来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组建有法学家参与的君主顾问委员会,协助起草谕令,法学家参与官僚集团,成为其中一部分。这一变化
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天平等B.扩大子罗马法的社会基础
C."有助于罗马政体转变为帝制D.增强了罗马帝国立法专业性
2021-10-26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5 . 民主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追求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顾准文集》

材料二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三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各举两例说明古罗马法律和美国《1787宪法》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早期罗马法规定,所有的交易都以家族作为交易对象,从而使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到《十二铜表法》时,罗马至少已承认平民是主体,家长的男性子孙开始普遍地享有公权和财产权,妇女、拉丁人和部分外国人也逐渐取得了部分公权。这一变化
A.有助于调节社会各阶层关系B.使私法规范得到了完善
C.基于帝国时期社会发展要求D.助推法律至上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早期罗马法规定:家庭内父权支配着妻子、子女,对他们握有生杀之权。帝国时代,儿子担任国家高级公职,即可一定程度上脱离家父权的控制;如果父亲禁止子女的嫁娶,子女有权通过行省总督强制父亲同意他们的婚姻和给予女儿以嫁资。这种变化反映了古罗马
A.行政权力强力压制司法实践B.商品经济瓦解伦常秩序
C.地方势力超越帝国统一管辖D.法律进步保障公民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共和国早期,法律诉讼要求在诉讼过程中必须使用规定的固定套语,并且当法律中对某项诉权并无规定,即使当事人的请求合理,法官也无权受理。到了后期,程式诉讼替代法律诉讼,它更加强调争讼程序和事实审理。以上变化说明罗马法
A.追求司法的实效性B.注重外在形式
C.体系已经逐步形成D.保护平民利益
2021-05-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在早期罗马的“有夫权婚姻”中,妇女只是婚姻法律关系的客体,她们被当作物品一样在家族中转让;而在罗马《民法大全》中则规定,“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同意,婚姻不能成立”。这一变化说明古罗马
A.婚姻中男女地位趋于平等B.女性婚姻自主权有所提高
C.实现了对婚姻自由的保护D.妇女为自身解放不断斗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法前后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历时上千年,期间罗马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而逐步趋于完善。罗马法主要分为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法、诉讼法等方面。人法包括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名誉、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继承法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赠予等;诉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

——摘编自周楠《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并不是要建立一种由人民来进行统治的政府体制,也不是要建立一个由精英来进行统治的体制。它规定政府的体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材料三: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之前的9部法律将同时被废止。民法典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政治体制如何体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
2021-02-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