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据《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当有人种葡萄时偷用他人材料来做葡萄藤的支杆时,不许支杆的主人马上讨还材料,只许他向葡萄园主双倍诉追支杆的价值,只有在葡萄园终结的情形下才可取回支杆的原物。这案例说明在罗马
A.法律缺乏灵活和变通B.审批程序缺乏公正性
C.注重私有财产的保护D.贵族垄断法律的特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对后此影响最广泛的的古代法律,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这里对罗马法的评价视角是
A.文明传承B.司法公平C.阶级分析D.民族立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罗马法满足了它赖以产生的简单商品社会,并满足了在高度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法律价值、精神和原则。这表明罗马法
A.仪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范围B.为西方国家确立了行为规范
C.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D.对后世有一定的价值利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2—16世纪,欧洲各国先后出现对罗马法进行注释、评论和解释,并将其基本原则和念适用于法律实践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这一热潮的出现
A.奠定了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的基础B.缘于罗马法承载着时代需求和价值
C.反映了对古罗马文明的继承和创新D.说明罗马法的法律条文具有普遍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材料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最为和平、持久的征服主要是基于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B.经历了治“公民”到治“万民”的演变
C.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D.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价值
6 . 近代知名学者刘伯明曾指出:“罗马之大部文明,大都承用希腊,或模仿希腊。其足为哲学史上之大贡献,而与希腊科学哲学比美者,真属绝少。无已,则有一焉,日罗马法。罗马法与罗马人之国势、罗马人之思想并进;其演进之程序,至为复杂,亦至有价值。”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罗马文明是对希腊文明的继承与发展②罗马法对西方政治文明有独特贡献
③“国势”与罗马对外扩张密不可分④“价值”包含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这体现出罗马法
A.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B.具备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
C.是平民反对贵族统治的武器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罗马法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二十五亚士(罗马的一种货币单位)”,概不论树本的种类质量,也不问他的大小价值,这常会出现惊人的不公平和可笑的规象。材料主要反映出罗马法
A.注重保护当事人利益B.以保护私产为核心
C.部分条款缺乏灵活D.以私法裁决为主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典》认为。“如果个人在胁迫下承担了某项债务并自动指定了一名债务担保人,那么,债务人和担保人均不承担责任:如果不是债务人而是担保人受到胁迫而提供了担保,那么只有担保人不承担责任”。这表明罗马法
A.给予个人私有财产以法律保护B.强调缔结契约以避免纠纷产生
C.折射出对人的正当权利的保护D.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高度认可
2016·上海·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罗马法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

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

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666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