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2024·四川遂宁·一模
1 . 卢梭认为,英国人民“只是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他们就是奴隶”。马克思也认为,资产阶级普选权“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这表明,二者都(     
A.坚决反对代议制民主B.赞扬了无产阶级专政
C.具有相同阶级的立场D.揭露了西方民主弊端
2024-01-05更新 | 567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重庆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 . 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2023-04-04更新 | 1671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院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出现在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议会质询权的演变说明英国(     
A.宪政体制的逐步完善B.议会控制行政事务处理
C.限制王权传统的延续D.国家监察体制不断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由于英国两大政党政纪严明、组织严密有序,而且在议会内又存在着执政党(即多数党),行政权与立法权早已与多数党的存在骨肉相连,分立与制衡的状态也就断然不会发生,政党这部马达共同带动了内阁和议会这两部政治机器。这说明在英国(     
A.分权制衡机制已不复存在B.政党在政治运行中发挥关键作用
C.政党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D.政党制度已不再适应君主立宪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为民国六年,大总统黎元洪签署的委任何应钦为贵州某地军事长官的委任状,后有时任总理段祺瑞的签字。这一委任状可以说明,当时政府(     
A.积极筹划国民革命运动B.名义上仍实行责任内阁制
C.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D.派系斗争得到有效缓解
6 .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在起草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意见,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以英国《权利法案》为蓝本,但未被采纳,可以推断,该版本的起草者试图(     
A.保留等级制和贵族权力B.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C.维护君权神授专制思想D.否认议会权力的至高地位
2022-07-03更新 | 262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重庆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8 . 【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
历史事件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个时间序列。下图反映了这一点。

根据材料,请先在上图所示五个历史事件任意一个之前或之后增加一个英国政治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解释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求:史论结合,解释合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光荣革命”后,根据英国宪政的惯例,“国王不可能犯错误”,这就造成王权的每一次行使皆有某一位大臣为其负责。1702年,贵族议员德雷克明确指出:如果内阁大臣提出建议,就应该为此负责;而他们如果不提供建议,则应该为此辞职。可见,当时的英国
A.议会中的“第三院”已出现B.责任内阁制正在形成
C.国王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D.议会下院掌握行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建立了一个由托利党与辉格党分享政府要职的混合内阁;1694年,威廉三世任用支持其对外战争政策的辉格党组成“一党内阁”;1700年,威廉三世恢复两党混合内阁;1710年,安妮女王又罢免了不愿停战的辉格党人,任命托利党人组成“一党内阁”。这一反复说明当时英国
A.政党间的矛盾难以调和B.政党内阁受到王权主导
C.君主立宪政体逐渐完善D.国王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