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2019-01-30更新 | 3481次组卷 | 118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1875年法国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B.共和制不适合法国国情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2022-05-27更新 | 314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
2019-01-30更新 | 1932次组卷 | 59卷引用: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2019-01-30更新 | 2298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是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这一平衡表现为
A.实行总统制,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B.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D.共和派和民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力量相当
2020-10-19更新 | 338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对下表解释正确的是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建立具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1871年德、意统一实行君主立宪制
A.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开始出现B.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扩展
C.各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D.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府在欧美确立
7 . 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B.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C.外国侵略势力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D.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2022-10-19更新 | 157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德国史研究中,所谓独特道路论“曾长期占据学界主流。它认为,德国走过了一条不同于英、法等国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政治领域中”国家高于社会”的权力结构特征。这一理论反映出德国
A.君主独载体制的优越性B.容克贵族集团对政权的垄断
C.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必然D.政治体制深受历史传统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表明
A.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
B.德国国家结构呈现联邦制特征
C.德意志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
D.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受到遏制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三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
2019-01-19更新 | 34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