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一部宪法被历史学家评价为“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B.《拿破仑法典》
C.法国《1875年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20-07-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2015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19世纪中后期改写欧洲版图,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
A.工业革命B.德国统一
C.彼得一世改革D.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0-05-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3 . 1830年代以后,中国与西方的交往渐趋频繁,在这过程中,有许多误解,并发生过几次战争。不过德国与中国一直要到义和团事件才首次发生武装冲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以前的德意志,仍处于积弱与分裂状态,无力向外扩张
B.德意志许多哲人如伏尔泰对中国一向敬佩,所以其政府也对中国友善
C.德意志人民一向爱好和平,对其他国家没有野心,所以不曾向外掠夺
D.德意志工业发展,希望中国能购买其工业产品,所以采取友好的态度
4 . 【百年辛亥】

材料一:(法国)在1875年通过了(仅以一票之优势)系列基本法律,宣布法国为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尽管宪法上存在着种种缺陷,却勉力维持到了1940年,比1789年以来任何法国政治体系都要长得多。它能够获得长寿,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法国其他制度——比如家庭、司法和警察等的稳定性。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1912年初,孙中山亲自设计了两枚辛亥革命纪念邮票,可惜后来政局风云变幻,这两枚邮票仅出了样张而未公开正式发行。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前夕,一直珍藏在台北“中山纪念馆”的这两组珍邮终于向社会公开露面了。


材料三:“辛亥革命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历史上的辛亥革命,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另一个则存在于人们心里,它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已融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能够获得长寿”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认为更为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的两枚邮票中都书写有中文和法文。有史学家认为这寓意着辛亥革命与法国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请依据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说的“两个”“辛亥革命”的含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95年大作家席勒在诗中大声呐喊“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导致作家困惑的主要原因是
A.作家经常讥讽时政,遭到政府流放而愤懑
B.作家非常热爱祖国,为国家的落后而悲伤
C.德意志是地理概念,现实政治中还不存在
D.德意志被拿破仑征服并成为其帝国一部分
6 .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马赛曲》的应该是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
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2020-02-02更新 | 203次组卷 | 42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卷
7 . 下图是19世纪中期的德意志漫画《货车过如此狭窄的邦都得将货卸上卸下》,这表明当时德意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道路宽度不一带来交通不便
B.交通工具落后加剧国家贫困
C.四分五裂局面阻碍经济发展
D.各地之间经济交流日益加强
8 . 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A.征税问题B.宗教问题C.民族问题D.战争问题
2016-12-12更新 | 1348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民本中学2014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那些后发国家,如德国、俄国和日本等依旧残存着明显的专制化色彩。对此,相对合理的解释是
A.缺乏普遍充分的思想启蒙运动B.选择了自上而下的进化道路
C.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使然D.工业化程度落后于先发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