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三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
2019-01-19更新 | 346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二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二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摘编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中关于美国革命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分析1875年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
(4)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17—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2016-11-27更新 | 8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德化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
3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有关材料: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从1714年以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
——摘编自《世界史资料》
材料二 第二条
第一款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副总统的任期相同。总统和
副总统按以下方法选举;每个州依照该州议会所定方式选派选举人若干人,其数目同该州
在国会应有的参议员和众议员总人数相等。……
策二款   ……
总统经咨询参议院和取得其同意有权缔结条约,但须经出席参议员三分之二的批准。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三
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英国组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全球通史》
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美国组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美国通过革命建立起的民主政体,是世界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之一。

材料四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叶后英国国王权力的特点?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美国总统的权力简要比较英、美两国元首在产生方式上的不同。
(3)归纳以上材料反映出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明演进的相同轨迹。
(4)指出美国组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
(5)分析材料四,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实质?这部宪法有何意义
2016-11-27更新 | 10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一第三阶段试历史卷
4 . 民主制度的确立是世界近代政治的趋势所在,从古希腊罗马起源,再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再到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比较》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比较》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2)材料二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并分析产生两则材料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一律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任期两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人民版必修一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787年宪法为调和当时美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所起的积极作用。
材料四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和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4)依据材料三、四,分别指出近代美国和德国政体的显著特点。造成这种特点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五   1949年的《组织法草案》,非常明确地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像苏联那样的“无产阶级专政”, 而是一种由中共领导的、以四个阶级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实行了哪些不同于苏联的政治制度?综合上述五则材料,你如何认识“民主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而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终于超过了王权,成为英国政治中掌握最高权力的机构。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2004年的国庆日演说

材料三近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机构

材料四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使英国“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的结果使英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在该政体下,英国国家元首处于何种地位?

(2)材料二中美国总统为何说自己“站在笼子里”?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

(3)材料四节选的法律条文出自哪里?该宪法使该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从上述材料看出,欧美国家在向近代社会转型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017-12-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港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

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

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述法国代议制建立的特点及成因。

2018-01-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世纪末英国完成政治变革所采用的妥协方式。18世纪又是怎样推进民主化的?
(2)依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70年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中妥协的认识。
8 . 近代英法美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大事,其民主历程和分权制衡的特点值得各国借鉴,但政体选择还是要与各国国情相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中议会与内阁的权力制衡关系;此外,英国政体还存在哪些权力制衡关系?

材料二   法国政治民主化大事记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1791年,《1791年宪法》颁布,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后,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794年,“热月政变”后法国革命的高潮过去。

⑤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法兰西民法典》正式颁布。新宪法正式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

⑥1815年,路易十八复辟。

⑦1830年,法国人民进行“七月革命”,金融资产阶级掌权。

⑧1848年,法国发生“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⑨1848年,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1852年12月,波拿巴加冕,共和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二帝国。

⑩1870年普法战争。9月,巴黎革命,成立资产阶级“国防政府”。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1870年第三共和国即已诞生。从此,法国走上政治民主道路,但其中仍有曲折。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的法国大事年表,说明法国政体变化过程中体现的特点。结合识,概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1936年1月,最高法院裁决该法案违宪。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1937年2月,罗斯福提出进行司法改革,他建议最高法院法官由原来的9名增加到15名,使最高法院由保守派控制转变为“新政派”控制。他的建议遭到法院和国会一些议员的强烈反对而未获得通过。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3)材料三中最高法院判决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和反对总统提名法官体现了美国司法具有什么特点?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意图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7年,19岁的法国贵族拉法耶特只身前往美国,被华盛顿任命为少校,成为美国军队中最年轻的军官。在蒙默思战役中,拉法耶特与华盛顿并肩作战,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大败英军。1779年之初,拉法耶特返回法国,为在美国的战友寻求更多的援助。1780年3月,拉法耶特返回美国,带回了一支援军。在法国军队的帮助下,美军在约克镇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次战役中,法军比美军还要多,而且拉法耶特协助俘虏了包括康华利将军在内的所有英军。
——摘编自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
材料二   1789年5月,三级会议开幕,拉法耶特作为贵族代表出席了会议,成为最早同第三等级代表协同行动的贵族代表之一。7月15日,拉法耶特被民众一致拥戴为国民自卫军司令。在立宪会议中,拉法耶特提出宗教自由、比例代表制、设立陪审团、取消秘密警察、取消贵族封号和特权等条目,他起草了《人权宣言》并被大会通过。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国王拒绝宪法,我将向他开战;如果国王接受宪法,我将保卫他。”1791年6月发生国王出逃事件,他对被押回巴黎的路易十六采取了保护措施。7月17日, 拉法耶特率领国民自卫军驱赶要求审判国王、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群众集会,并下令向拒绝离开的群众开枪。10月,他辞去国民自卫军司令职务。
——摘编自米涅《法国革命史》
(1)后人称誉拉法耶特是“两个世界的英雄”。根据材料一、二对此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91年前后拉法耶特对国王态度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2016-05-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