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以图说史·政治制度”主题活动,他们搜集到多幅图片,进行归类、甄别、分析,请你参与完成这次活动。

第一小组搜集到两幅建筑照片


图1紫禁城太和殿


图2伦敦唐宁街10号英国首都官邸

(1)任选一幅照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反映出的政治制度及制度特点。

第二小组搜集到两幅绘画作品


图3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图4武装攻打冬宫

(2)指出两幅绘画作品共同描绘的是20世纪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第三小组搜集到两份影像资料


图5北京选民在投票


图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步入会场

(3)这两份影像资料共同记录了新中国建立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其根本原则是什么?
2022-12-29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不仅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为世界政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又想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在18701914年期间,法国国民收入总值几乎翻了一番,工业生产产值增产了2倍,外国投资额增加了6倍。法国的小麦出口仅次于美国和俄国,位居世界第三。经济的现代化,使工人得到实惠,小农走向稳定,都开始从思想深处拥护共和制。

——据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沈炼之、楼均信《法国通史简编》等改编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社会事务日益复杂,政府的管理职能急剧扩展,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随着教育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改革官员录用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鉴于政党分赃制带来的行政动荡、效率低下、腐败盛行,美国国会在舆论压力下,经过多次辩论,于1883年初通过了由参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文官法案。

——据潘兴明《英国文官制度及其改革》、丁则民、黄仁伟、王旭等《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和影响。
2022-12-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雅典的政府运作表明了正式的政治原则,如透明与责任,现在这些政治原则已被承认是好政府的特征。雅典政府的运作还表明了不那么正式但却为人熟知的管理原则,包括对当地司法权的尊重、职务轮换、权威位置的轮流承担、关注他人论证的长处和及时结束发言的必要性。每个雅典行政官员所习得的实践和原则都被广泛运用到雅典政府的整个系统中。这些标准的实践和原则,在雅典政府全系统的各个层面上都发挥了作用。同理,雅典普遍组织了从族群、部落到城邦的各种规模的众多仪式和政治活动。

——摘编自[美]约西亚·奥伯《民主与知识:古典雅典的创新与学习》

材料二英国自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王权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逐渐减小,而议会的地位却不断提升。1721年,以罗伯特·沃波尔为首的辉格党在国会下院中占多数,组建了第一个多数党内阁。此后,英国内阁制政府制度在渐进性的改革中依据不成文宪法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而美国在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时,鉴于殖民地时期英王委任总督实行专制统治的历史以及邦联时期诸州各自为政、中央软弱无权的教训,遵循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在宪法中既赋予总统以极大的权力,又对总统权力的行使加以限制,从而形成了总统制政府制度。由此可见,美国的总统制政府制度是通过制定成文宪法而建立起来的政府制度。

——摘编自张立荣《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政府运作的原则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和美国国家政府制度的异同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官有正条,民有私约”,清代官府以告示传达国家政令,而基层社会或者主动向官府申请颁发告示,授权维护特定人群、宗族、村庄的基本利益,或者根据国家政令、律例精神,自行制定各种规约、禁令,官府意志与民众利益在无形中达成一致。基层民众除利用官方告示维护地方秩序之外,还根据特定需要,制定宗族或村庄等组织的规约、禁令,这些规约、禁令涉及地方社会生产、治安、教化等诸多领域,并与官府告示相呼应,成为协助官府实施地方治理的重要因素。

——据王洪兵《清代告示与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整理

材料二   在近代早期的英国,食物不足乃至饥荒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在中央政府举措之外,身为社会精英和地方统治者的乡绅阶层,积极探索救荒知识,依托印刷术的发展和统治者的支持,通过书面和口头传播等方式,对当时和之后的英国社会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地方乡绅还开展济贫实践、解决司法纷争、推动地方教育发展、改良农业技术等。近代早期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干预,但各种法规的执行,如确立学徒制、调控工资、实施济贫法等,都需要依靠地方治安法官的配合。而且地方乡绅通过请愿、汇报、在议会中提案等方式,能够影响到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更改。可以说,近代早期英国乡绅在整个国家治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冯雅琼《近代早期英国救荒知识的产生及传播——以乡绅为主体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乡绅在基层治理中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60年,国王乔治三世开始其统治,在他看来,国王可以要求那些持有不明确的特许状或根本没有特许状的美洲殖民地和一般的海外领地承认他的权威,进而获得国内强大的大财产所有者决计不会给他的资源和权力。此时英国国内和平,乔治三世认为这似乎正是同那些顽抗的(北美)移居者算账的大好时机。但是英国的大财产所有者发觉在他们自身之外还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和他们的意向十分相同,只是在它的目的上略有分歧——这种力量就是复兴中的王权。这使许多辉格党(自由党)贵族倾向于同情殖民者,否则他们是不会表示同情的。他们为了英国“私人企业”的利益不反对去开发殖民地,但他们强烈反对由于开发殖民地而使国王权力增强,使得国王不久便可以离开他们而独立。

——摘编自【英】韦尔斯《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英王与大财产所有者在对待“那些顽抗的(北美)移居者”问题上的异同,并据此分析当时英国统治集团所面临的政治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英国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2022-09-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21年,面对贫民与贵族的激烈斗争。德拉古采取高压手段维护社会的稳定,依照习惯法编制了一部极其严格的成文法。公元前594年,梭伦以“德尔菲”的名义为雅典立法,并制定了具有民主性质的法律,他强调法律和秩序则是城邦的最大幸福。克利斯提尼继梭伦之后,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彻底扫除了障碍,把雅典的法治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希波战争之后的雅典成为了古希腊的中心,受智者运动的影响,在伯里克利执政后期,当时的公民大会甚至发展成为集“立法、行政、司法三位一体的国家机关”,陪审法庭的陪审人员也可以由抽签选举的方式从公民团体中任意产生。

——据乔枫《论雅典城邦时期的法治社会》

材料二   英国的法治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在中世纪封建社会结构下,形成了国王、封建主、教会、城市四极权力结构,使得有限王权在英国成为现实,并签署英国最早的宪政契约《大宪章》。他们认为这是祖先留给后代的遗产,后来在启蒙运动的带动之下不断完善和发展。虽同是封建制国家,但英国由于特殊外来力量的进入为其提供了改良或革命性的道路,这是欧洲它国所不能复制的。他们在国内的权力斗争中也拒绝任何激进的变革,把变革幅度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各种势力也从不将对手赶尽杀绝,而是尽可能对政权进一步控制,避免社会发生大的动荡。即使在议会力量逐渐强大之后,至今仍然保留了君主制的形式。

——据陈爽《试论英国法治文化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和近代英国法治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雅典和近代英国法治文化形成的原因。
2022-07-22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下·河南·期中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60-1756年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的时期。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王权迅速衰落,使议会掌握了国家的政治生活。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议会正式成为英国政治权力中心,国王只能在名义上统一国家,议会完全有能力去控制国王。由此在1756年,乔治二世才会有这样的哀叹:“我并不视自己为国王,因为我处在这些恶棍的手心中。”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完全确立起来了。

材料二   清末,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对中国进行掠夺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无数有识之士开始探讨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其在我国直接掀起了两次社会变革浪潮,并促进我国辛亥革命的胜利,对我国清末社会变革影响巨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秀丽《浅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清末中国社会变革之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我国清末社会变革的影响。
2022-07-17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复习好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1)
8 . 2022年3月24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新冠愈后首次现身温莎城堡,参观皇室御用品牌 Haleyon Days带来的一系列精美茶具。对她来说,喝“下午茶”是一天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作为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在新航路开辟以后开始广泛西传。17世纪上半叶,随着中欧茶贸易的发展,饮茶在西方的影响日渐扩大,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与英王查理二世成婚。将中国茶具和茶叶带至英国,饮茶很快在英国宫廷之中蔚然成风,166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对华茶叶贸易专管权,自此中国茶叶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但进口号很不稳定,进入18世纪,小册子作者对茶的保健功效进行宣传,饮茶之风由社会上层向下渗透,到18世纪中叶,中产阶级已经养成了饮茶习惯。此后,随着茶叶进口量的猛增以及茶叶走私的泛滥,茶叶价格明显下降,由价值不菲的奢侈品日益转变为日常消费品,到18世纪末期,英国社会下层的劳工每天也要饮两次茶,既可以补充能量又可以放松身体。至此,饮茶在整个英国社会基本普及。

——摘编自刘章才《十八世纪中英茶叶贸易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纽约时报》2021614日讯,当地时间613日下午5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温莎城堡会见了到访的美国总统乔·拜登和他的夫人吉尔·拜登,在温莎城堡的庭院里受到正式欢迎后,拜登夫妇被女王招待进入城堡一起享用下午茶,双方交换了各自在白宫和温莎城堡生活的经历,报道称,拜登是第13位与现年95岁高龄的女王坐在一起的美国总统,白宫称,拜登曾在1982年见过女王,当时他还是美国参议员。


(1)根据材料一,概述17至18世纪英国饮茶习俗逐渐普及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饮茶习俗普及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体角度分析为什么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会见了13位美国总统?
2022-07-0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民主活动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了,极大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公民直接参政的国家管理形式得以实现,经济和文化事业得到推动。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地位提高了,各种权力的相互交错和制衡,有助于防止个人或少数寡头专权现象的出现,这套体系也体现了雅典为现今许多学者称为“极端”民主制的基本原则。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古代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材料二   近代民主体制到了18世纪中叶,也只是在英国建立起来了,是君主立宪制的形式。法国经过1848年革命、1871年的革命以后,它的共和制度才逐渐巩固起来,影响到比利时等一些小国。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到了19世纪末还未进入近代民主国家的行列。比如说德国,俾斯麦统治下的德国有了帝国议会,但并不是真正近代意义的民主。俄罗斯就更不用说了,还是一种专制的政体。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依据。结合所学,以伯里克利时期陪审法庭的运作情况为视角,简述当时“民主活动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18世纪中叶在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指出19世纪末德国帝国议会“并不是真正近代意义的民主”的表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期,英国传统的政治制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议会选举制度。英格兰49个大城镇中的21个不是选邑,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它们在1831年的居民人口分别是18.2万、14.4万、12.3万。1761年大选中,英格兰的40个郡中只有4个郡,202个选邑中只有42个选邑有竞选活动。没有竞选活动的主要原因是,贵族和地方地主具有完全操控这些选区的能力,其选举结果在选举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竞选活动显得多此一举。另外,选举采取的不是秘密投票方式,而是公开投票,选民投票意向的自主性必然大打折扣。因此,选举活动的机制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摘编自刘成《民主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材料二  1831年,英国公布改革方案,大体内容为:一是把原属107个镇的席位转让给大城市和各郡;二是除原有选民外,农村增加年收入10镑的公簿持有农和50镑的租约农,城镇选区则统一标准,使年值10镑的房产持有人都得到选举权。到18326月法案最终为上院所通过,并于三天后由国王批准,其间经历了三个回合的复杂争斗,改革法最终成立。有人认为“这次改革对于英国的历史进程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性,可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摘编自王可园、齐卫平《1832年英国选举权扩大的政治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初英国传统政治制度遇到的挑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832年英国议会的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