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近代政治转型概况表


——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卷》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英国近代政治转型的史料价值。
2021-05-25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

史料国家表现
社会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开始采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
在会议过程中,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矛盾重重,特别是在大州统治集团与小州统治集团之间,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部州和主要代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南部州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斗争……通过理性的妥协,39名代表签字通过了这部宪法。2
从盘格鲁·撒克逊时代开始,经过深厚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一种务实与妥协的传统,并在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务实与妥协的传统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得近代民主政治沿着一种渐进的模式不断发展,并且成为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仿效的模式。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史料描述所对应的国家(要求写出2个),并分别说明这两个国家民主政治妥协的表现。
2021-11-04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人又进一步提出“制衡”原理。启蒙思想者提出“三权分立”原则主要是基于人性恶和权力恶的假设,他们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事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三权分立”,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也发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微和司法权的政治化。

——摘编自《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革命》

材料二   李剑鸣在《“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美国的建国者设计的分权和制衡的体制,在18世纪是一件非常具有创造性的事情。当时英国实行的是等级分权,不同的社会等级掌握不同的权力,拥有不同的权力份额。美国人认为他们的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只有人民一个等级,因此,英国的等级分权对他们不适用,他们需要的是功能性分权体制。美国的建国者强调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机构行使,同时强调三种权力的平等和平衡,要在相互制约中实现合作,这是美国分权体制的突出特点。

——摘编自夏辉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民主政治体制确立过程中“嬗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政治体制的不同,并分析不同的成因。
2021-12-13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的革命之所以光荣,就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后未能完成的任务,只不过使用了另一种手段……尽管英国以后的政治历程仍然是曲折的,但正是光荣革命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李剑鸣在《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美国的建国者设计的分权和制衡的体制,在18世纪是一件非常具有创造性的事情。当时英国实行的是等级分权,不同的社会等级掌握不同的权力,拥有不同的权力份额。美国人认为他们的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只有人民一个等级,因此,英国的等级分权对他们不适用,他们需要的是功能性分权体制。美国的建国者确定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机构行使,同时强调三种权力的平等和平衡,在相互制约中实现合作,这是美国分权体制的突出特点。

——摘编自夏辉辉主编《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光荣革命”使用“另一种手段”的含义。它是怎样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政治体制的不同,并分析其成因。
2021-05-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下表是某学校高一学生对于英国和美国代议制形成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组别
材料
结论
英国组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全球通史》断发展
17世纪后期~1英国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美国组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美国通过革命建立起的民主政体,是世界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之一
德国组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主立宪制度,保留德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建法律之权。”《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材料三   下面是晚清驻外使节有关近代世界政体大略的综述地球万国内治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

民主之国,其法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然其弊在朋党角立,互为争胜,甚且各挟私见而不问国事之损益,则权不一而志不齐矣。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纵伸缩,择利而行;然其弊在上重下轻,或役民如牛马,俾无安乐自得之趣,如俄国政俗是也。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弊,最为斟酌得中。

——摘编自《薛福成(1838年~1894年)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2)材料二中哪一组学生得出结论依据的是原始(第一手)史料?你认为英国组要得出最后的结论,还要补充哪些史实(至少举两例)?美国组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是指什么样的国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驻外使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找出其中不当之处,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吸取了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的经验。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一定的“民本主义”。

——摘编自俞邃《“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国政体由三部分组成:国王、上院和 下院。专制制度瓦解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从19世纪起,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20世纪下院成为权力重心。现代君主制的关键是立宪。从理论上讲,英王仍握有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是按政府的决定办事,其私“人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世袭的原则不符合现代民主精神,英国人只是在事实上剥夺了上院的大部分权力,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动它,使其保持了原有的尊严。民主制在20世纪的英国下院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由直接普选产生,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合法性。在选举权方面,19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20世纪主要是使妇女取得选举权。

——摘编自钱乘旦《20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变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政治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2-06-28更新 | 859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应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模式。”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又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摘编自故宫相关文史资料

材料三   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沿用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3)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
2021-12-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找,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编自俞邃《“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国政体由三部分组成:国王、上院和下院。专制制度瓦解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从19世纪起,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20世纪,下院成为权力重心。现代君主制的美健是立宪,从理论上讲,英王仍握有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是按政府的决定办事,其私人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政府的限制。世袭制不特合现代民主精神,英国人只是在事实上剩夺了上院的大部分权力,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动它,使其保持了原有的尊严。民主制在20世纪的英国下院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由直接普选产生,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合法性。在选举权方面,19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20世纪主要是使妇女取得选举权。

——摘编自钱乘旦《20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变异》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政治发展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1-07-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应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模式。”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雅典模式:“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三   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的特点。
(3)“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4)材料三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 1911 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共和国;第三次发生在 1949 年 ,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材料二: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三: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四: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机构和框架,而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该材料为教科书第13页材料一中的“三次大革命”分别指什么?并指出“第一次大革命”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说明中国政治传统、雅典民主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具体表现,并结合史实驳斥“美国民主制度对中国近代意义不大”这一观点。
(4)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0-2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