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权利法案》和代议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这(光荣革命)是一场由地主贵族发动并坚持的阶级运动,议会虽然勇于反对国王,坚持自己的权利,同时却又把大部分人民拒之门外。”该观点意在说明光荣革命后
A.国王依然是政府首脑
B.议员选举有严格限制
C.新贵族操控行政机构
D.议会的地位受到挑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基佐在1826年出版的《1640年英国革命史》中以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革命的发展过程,并对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中下层人民的革命行动加以赞颂但1848年以后,他却对革命的暴力和流血加以谴责,并拿1688年的“光荣革命”与1640年的革命作对比,认为“光荣革命”没有流血和牺牲,但却达到了革命的目的,所以比1640年的革命要优越得多。

材料二 麦考莱的名著《英国史》就是从1688年开始的。在这本书的一开头,著者就指出.英国无疑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而英国之所以伟大,其渊源就在1688年的革命。“对1688年革命所能给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自从任何一个聪明的和爱国的英国人试图反抗当权的政府以来,已有几代人过去了。在所有诚实的、善于思考的头脑中,有一种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与日俱增的信念,即影响宪法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法本身找到。”

材料三   基佐比较了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认为英国革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在立宪君主制治下的英国,“内政、维护和平、财政、殖民、商业、议会制度的发展以及议会斗争已成为政府和社会舆论最为关心的事情”。因而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之后,英国的立宪君主制得以稳定长久地发展下去。基佐的论点曾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苏联在有关17世纪英国革命史的研究中,将重点完全放到1640—1653年.在评价上把1688年的“光荣革命”当作微不足道的“政变”。

——摘编自《论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形势》


(1)结合材料一,基佐对英国革命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
(2)据材料二、三,分析麦考莱和基佐认为英国革命伟大和成功的原因。
2019-05-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近代早期英国书报审查制度产生于都铎王朝君权极为强大的时期,历经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完善、英国大革命时期的转折,最终在1695年,英国永久性地废除了书报审查制度,从法律上保障了言论出版自由。这一举措产生的政治影响是
A.为议会政治完善提供了条件
B.实现了英国社会的自由平等
C.推动了英国启蒙运动的兴起
D.最早确立了言论自由的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8世纪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一进程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
A.追求民族解放B.实现国家统C.争取自由平等D.实行民主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1688年“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这里“现代化”指的是
A.《权利法案》颁布
B.议会制度出现
C.君主立宪制确立
D.责任内阁制形成
6 .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和议会都不得强迫臣民改信与其一致的宗教信仰。这主要反映出
A.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B.议会至上的原则确立
C.力量双方走向了妥协D.宗教信仰实现了自由
7 . 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型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100人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1个镇只有5名臣民,有2个镇根本没有人居住。上述现象表明
A.英国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
B.英国各地人口在大量的减少
C.英国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D.英国迫切需要进行议会改革
2016-12-13更新 | 120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2013-03-05更新 | 70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临川十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