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力。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

材料三:《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僧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征税,不得招募军队及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

材料四:中国于1998年11月4日正式颁布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这十年间,中国29个省区市相继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31个省区市出台了村委会选举办法,7个省份专门制定了村务公开条例…十年来,各地普遍开展了三轮以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240多万名村委会干部基本做到了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定期报告工作、村干部离任审计等活动普遍开展。

——《中国约85%的农村已建立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1)依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并指出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雅典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3)有人根据唐代的中央官制断言中国古代已出现了民主制度,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上述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材料四反映的管理形式有何相同点?
(5)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2019-06-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区大港区太平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主和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摹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特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摘编自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摘自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和美国共和政体创造性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谈谈你对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
2019-04-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民主和法律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历程中的重要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1)上述材料体现了罗马法什么原则?如何认识这一原则的作用?

(2)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分别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中央和地方、各权力部门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的?

(3)有人说:“中国近代的民主政治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请结合辛亥革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18-11-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

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任何人”指什么人?材料中“民主”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批评了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做法? 这表明苏格拉底已认识到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局限性?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
2018-10-0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机警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荣耀的公职”包括哪些?如何理解“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

6 . 完善法律制度,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对债务的“执行”作了详细规定,大概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第二,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他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第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他担保,则债权人得将他押至家中拘留,拴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摘编自《罗马法原论》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十二铜表法》的认识。

(2)上一示意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选择其中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上述材料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运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7 .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四

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市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5月5日,北京市各大专学校总罢课。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1919年6月3日,北京市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市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6月23日,徐世昌总统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大事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的理解。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与妥协的认识。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中央政府中枢即三省的职权分配是中书省掌决策权,门下省掌审议权,尚书省掌执行权。…唐朝三省构成的权力中枢之间的运作是制度化、法律化的。国家机构运转有序为唐朝前期的政治清明提供了制度保障。

—摘编自付刚、贺春健《刍议唐朝中央政府的分权制衡》

(1)依据材料一,分析唐代中央政府中枢机构的特点和主要作用

材料二

年代事件
1688年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专制王权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8世纪初期通过《王位继承法》《三年法案》进一步约束王权
18世纪中期逐步形成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84年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实现政治变革进程的特点。

材料三材料三值得一提的是,宪法的制定者们并没有预料到政党的出现,因此宪法中只字没有提到政党。但是宪法确立的权力分配体系已具有足够强大的稳定性,使得后世出现的任何政党都不能逾越它而独霸大权。

—《浅谈美国的政党与政党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宪法确立的权利分配体系已足够强大的稳定性”理解。

9 .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外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一)史料研习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①,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②,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③。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④……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⑤,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1)材料中划线的5部分,有2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请写出序号。

(2)结合1787年宪法谈谈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创古今未有之局”的?

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的部下希望他担任“国王”。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材料三: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示意图:

(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国内就建立怎样的国家(政体)有哪几种主张?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政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018-07-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法治社会的真谛在于: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罗马国家“为了本国公民颁布的法律”; □□□意思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初适用于意大利半岛的各民族,后扩大至罗马地中海的各民族;自然法则是“将自然理性注入人心的道德法”,是一切事物的逻辑和秩序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总目标,加快建立和完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制度安排,致力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门洪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的战略布局》

请回答:

(1)如果你是材料一的文本编辑,请依次补全所缺文字。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美国如何实现“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的?

(3)材料三中“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中的“宪法”是哪一年由哪一机构制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的其他成就。

(4)综观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治”的认识

2018-05-0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