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世纪末英国完成政治变革所采用的妥协方式。18世纪又是怎样推进民主化的?
(2)依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70年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中妥协的认识。

2 . 1787年宪法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和制度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

——摘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二(谢尔曼)提出了成为“伟大的妥协”的方法:众议院基于人口,参议院按照各州平等的原则。麦迪逊非常懊悔这个妥协,他认为这违反了共和政府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平等。富兰克林也反对这种妥协。只是当他们意识到,这是挽救邦联的唯一出路时,他们毅然接受了。

现在奇怪的是,一旦感觉他们自身被一个联邦参议院所保护,许多小州代表开始支持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

——本内特《美国通史》

材料三制宪和批准宪法的过程是一个利益讨价还价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美利坚民族的政治原则和理念进行讨论和检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平时抽象的概念——包括共和政体、人民主权、有限制的政府、公民权利、自由与平等——因与实际政治机制相联系而被普及化了、大众化了、日常生活化了。它们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抽象理论,而是日常的政治实践。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麦迪逊所评论的政治体制及其主要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议员的选举办法和这一“伟大的妥协”被接受的主要原因,说明“妥协”协调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哪一对矛盾及其对美国政治体制的重要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联邦宪法将“人民主权”和“有限制的政府”理念化为“日常的政治实践”的理解,宪法在当时有没有真正实现“公民权利”的“大众化”?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联邦宪法的制定,谈谈你对妥协的理解。

2018-05-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继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并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灭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有何重大的调整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创制”和秦朝以后的“变局”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处处注重权力均衡的?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对各自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影响。并由此谈谈你的认识。

2018-05-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平等享有主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雅典法律规定,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国家最主要的民主机构,它们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虽然其权力还有部分交叉,但“三权分立”的轮廓是明确的。这三个机构的设立反映了雅典人所具有的分权制约的思想。只要将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作一比较,不难发现雅典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在各国出现的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胚芽,众议院和参议院是西方民主国家在分权制约思想下设立的国家组织,从其源流上考察,与雅典民主政治一脉相承。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防止滥用权力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

——摘编自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美国)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中央与地方同时分权与制衡,防止国家权力集中到任何一个群体,有利于防止专断独裁。通过……授权有限政府之职能,宪法起草者们确信减少了政府脱离人民控制的机会。

——摘编自《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之浅析》

材料三中国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另外一种选择,这就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坚定地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并争取在越来越多的方面超越西方,越越西方模式。最终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会认识到跟着西方模式走,路只会越走越窄,而大胆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才可能真正成功。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体现材料二中的理念的?

(3)材料三中中国“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坚定地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政治制度”,请结合建国初的史实简要说明。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2017-12-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5 . 从古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法制进程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

——凤凰网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自其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经历二百多年的沧桑,但众多的修正案使其仍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美国宪法不可能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作出具体而微的规定,而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又必须适时调节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所以美国宪法不仅仅在于它确立了人民主权、限制政府、联邦制和分权制等一系列原则,更重要的是形成的一种妥协精神,……美国宪法的这种妥协精神对于保证社会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而美国宪法正是具有了这种“谈判”与妥协精神,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形式,从而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四   议会改革法案(1831年5月通过)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选举权的扩大不仅改变了社会等级制的旧原则,而且致力于把政治权利赋予新的社会阶层。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 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的历程。
(3) 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一部“活着的宪法”的含义。并分析其成因。
(4) 据材料四,概括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这一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当时哪一“新的社会阶层”最为有利?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
2017-10-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民主政治”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制度设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的人民都能参加而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例举希腊哪一城邦的民主是后世的典范。结合所学,说明伯利克里执政期间是如何实现“长治久安”。

材料二:将立法权交予代表民众的议会手中,这是近代英国宪政制度形成的第一步。而要实现真正的民主,避免议会滥用权力……还要把公共权力分散在不同机构和部门之中。

——摘编自魏建国《宪政体制形成与近代英国崛起》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宪政制度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行使民主的方式上,近代西方民主与古代雅典民主的区别。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联邦制的理解。

材料三: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945年黄炎培《延安归来》

(5)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在民主建设中体现“人民监督政府”的政治制度。

2018-01-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   杰斐逊等美国思想家们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制”,概括性的说,就是把联邦的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上中下,左中右的“分权网络”称之为“双重保障”。

材料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中央机构和古希腊“分权”机构的设置情况,并说明二者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民主制”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结合所学对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图中体现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点?(1分)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帝王在反腐倡廉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主要表现在:加强封道德伦理教化,以严刑酷法惩治贪官污吏,建立御史制度监控官员行为,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中国古代受对建专制制度和人治的限制,严刑酷法惩治贪官只是事后治表,建道德伦理教化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这说明中国古代尚未找到遏制和铲除腐败的治本之路。

——周树志《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研究》

材料二健全法律和习法体系是防止腐败的重要制度保障。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与抑制腐败密切相关的法律,比如禁止公司由联邦公职人员捐款的法津(1907年),竞选经费公开法(1910年)、联邦反腐败行为法(1925年)等。对腐败行为的制约,更离不开监督执行

这些法律规章的独立机构,20世纪以来,近80%的公共腐败案件由联邦检察机构提出诉讼。势均力敌的党派之间出现利益冲突并形成的相互制衡与监督,客观上成为抑制腐败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故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核编自张宇燕、富景筠《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帝王反腐倡廉的措施以及中国古代不能遏制腐败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权与制衡的角度出发,说明美国遏制腐败的方法。

(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
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
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
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不敬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二英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

时间情况或改革措施
1832年在市镇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付10镑以上房产租税者,在郡乡中,年付10镑田土租税的六十年长期田地租用者、年付50镑田土租税的短期田地租用者及年付2镑地税的自有土地者皆享投票权。
1884年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
1918年英国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1969年凡是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参加下院的选举

材料三美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

时间情况或改革措施
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有选举权的)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指黑人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
1920年国会批准第19条修正案,赋予妇女选举权
1970年国会批准1869年提出的第15条修正案,赋予各种种族肤色公民平等的选举权
1971年通过第26条修正案,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获得选举权

材料四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丛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材料五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应出席代表2964人,出席2877人,缺席87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全国人大网

(1)据材料一,简要评价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制度。据材料二、三,概括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的变化。

(2)据材料四,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综合以上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认识。

2017-08-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