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些国家效法法国、美国,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先后确立了以民主共和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共和主义的宪政制度逐渐取代君主立宪的宪政制度,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主流。……英国《权利法案》第4条,法国《人权宣言》第2、17条,《美国宪法》特别是1791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5条,以不完全相同的表述,确定了一个根本的共同原则: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武汉大学教授梅荣政《谈谈宪政问题:中国不能效仿西方宪政模式》

材料二   近代中国宪政移植中的文化抵抗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明确提出独尊儒家文化,排斥西化,更不认同基督教文化。这一类以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及民国初年的袁世凯为代表,他们倡导以儒教为宪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力主把儒教定为国教写入宪法;第二种是表面上接受时代或国情的要求进行立宪,但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典型例子就是清末的预备立宪活动;第三种是在宪法制度的设计中有意无意地规避以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为中心的“人权保障”和“有限政府”这两个宪政的基本内核。

——据黄文健《论近代中国宪政构建中的制度移植与文化抵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是如何确立和实施宪政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宪政构建中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019-05-18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备作业)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侯惇谓王(曹操)曰:“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馀年,功德著於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

——《三国志武帝纪》

材料二   公元前431年雅典居民人数约为40万,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4.2万,只占总人数的1/10左右。并非生活在雅典城邦的所有人都当人看,在雅典1/3以上的奴隶被看作奴隶主的财产和工具,可以自由买卖。

——《世界近代史》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依据上述三个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个材料中有关“民主”含义的本质区别。
(2)材料三所指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如何理解“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这个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制度”的认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结合所学对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图中体现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点?(1分)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
4 .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继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并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问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泛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有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创制”和秦朝以后的“变局”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有何重大的调整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处处注重权力均衡的?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对各自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影响。并由此谈谈你的认识
5 .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节选《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要义。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治民主化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
材料三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一一“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