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原文除序言外,共7条组成。第1条规定立法权,比其他各条均为详尽,占全宪的一半;第2条规定行政权;第3条规定司法权。立法、行政、司法三条,占全宪的80%,第4条规定各州相互关系和义务;第5条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规定联邦宪法和按照宪法制定的法律为美国最高法律;第7条规定本宪法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后生效。

——摘编自李昌道《美国宪法200周年——美国法制见闻之四》

材料二   表:美国第十三、十四、十五宪法修正案


内容日期生效日期
第十三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和强迫劳投(英语:involuntaryservitude),除非是作为犯罪的惩罚18651311865126
第十四修正案定义公民权利,包含特权或豁免权条款、正当程序条款、平等保护条款,并处理美国内战后的问题1866613日186879
第十五修正案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曾服务劳役受剥夺(此时尚不包括性别——只容许男性)1869226187023日

——摘编自[美]埃里克·方纳《第二次建国:内战与重建如何重铸了美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上述美国宪法修正案。
2023-02-23更新 | 34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一)历史(选修)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7年9月各州代表完成制宪工作,开始寻求各州代表会议的最后批准,费城制宪会议后的一年,各州就是否批准新宪法展开了激烈的全国性的公共大论辩,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中,看到了美国植根于文化基因中的民主精神,制宪会议拟就的宪法草案以及此后的公共辩论,直至新宪法的最终通过,都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在反联邦党人看来,赋予合众国总统如此大的权力,实在是危险之举。联邦党人则指出了邦联和州政府因无能而造成的缺陷,美国需要一个独立的、有执行力的总统去实施联邦法律,执行对外政策。……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

——摘编自肖龙《美国总统制的历史起源―基于1787年宪法的辩论》

材料二:《临时约法》采取责任内阁制的原因并不难解释,清末预备立宪期间,责任内阁制曾经是议论的大题目,朝野上下,无论对于立宪持何种态度,对于立宪体制下要实行责任内阁制是没有疑议的,辛亥革命和清末立宪在时间顺序上虽然前后有分,但清末立宪的影响并没有因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就消失得一干二净。在清末立宪期间,立宪派所广泛宣传的君主立宪制度下实行责任内阁 制,君主不负责任,内阁首相负政治责任,对于当时所有政治开化的人们来说,记忆犹新。……民初立宪的失败并不表明责任内阁制在中国绝对不可行,而是表明在中国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强行实行 这种政体存在着极大的风险。1914年被袁氏《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临时约法》的存续期仅两年。

——摘编自刘笃才《<临时约法>“因人立法”说辩正》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国内对1787年宪法辩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787年宪法采用总统制和《临时约法》采取责任内阁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宪法的不同结果和启示。
2022-12-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英国一直以来对殖民地进行严酷剥削,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北美人民奋起抗争。独立战争始于17754月的来克星顿枪声,17767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也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在独立战争之后诞生了1787年宪法,并于1789年被批准生效。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后虽增加了27条修正案,但迄今仍在生效。

——摘编自魏朝欣《浅述美国法律制度中的立法基础》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近代社会由此开始,其中法律方面表现为对西方法律体系(以日、德为主)的移植。到辛亥革命前后,法律近代化表面上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如《临时约法》颁布,成立国会,组建责任内阁,颁布一系列的法令,但由于当时处于军阀官僚专制统治的特殊时期,法律近代化与现实冲突十分强烈,尤其在与传统法律观念、政府权力构制和法律内部三方面的矛盾冲突更为明显。北洋政府时期,尽管在北洋政府的主导下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文件,但由于大量的外来法律思想的刻板植入没有经过合理的中国化、本土化演变,加上缺乏对外来法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立法的许多方面与当时的中国国情脱节,不符合实际的社会状况,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加之当时特殊的政治社会环境,法律的应然效力与实然效力间存在较大差距,许多法律只能成为一纸空文,难以发挥作用。

——摘编自李伶《北洋政府时期法律近代化与现实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能够制定1787年宪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法律实践与美国1787年宪法实践的不同之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雅典的政府运作表明了正式的政治原则,如透明与责任,现在这些政治原则已被承认是好政府的特征。雅典政府的运作还表明了不那么正式但却为人熟知的管理原则,包括对当地司法权的尊重、职务轮换、权威位置的轮流承担、关注他人论证的长处和及时结束发言的必要性。每个雅典行政官员所习得的实践和原则都被广泛运用到雅典政府的整个系统中。这些标准的实践和原则,在雅典政府全系统的各个层面上都发挥了作用。同理,雅典普遍组织了从族群、部落到城邦的各种规模的众多仪式和政治活动。

——摘编自[美]约西亚·奥伯《民主与知识:古典雅典的创新与学习》

材料二英国自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王权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逐渐减小,而议会的地位却不断提升。1721年,以罗伯特·沃波尔为首的辉格党在国会下院中占多数,组建了第一个多数党内阁。此后,英国内阁制政府制度在渐进性的改革中依据不成文宪法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而美国在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时,鉴于殖民地时期英王委任总督实行专制统治的历史以及邦联时期诸州各自为政、中央软弱无权的教训,遵循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在宪法中既赋予总统以极大的权力,又对总统权力的行使加以限制,从而形成了总统制政府制度。由此可见,美国的总统制政府制度是通过制定成文宪法而建立起来的政府制度。

——摘编自张立荣《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政府运作的原则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和美国国家政府制度的异同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没有把1776年颁布的《独立宣言》和当时许多州宪法中所列举的民主权利包括在内,引起北美民众的强烈不满。在麦迪逊等人的倡导下,提出12条修正案。其中10条(通称《人权法案》)于179112月得到批准并生效。主要内容是:宣布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宗教信仰等自由,规定非依法律不得扣押人、捕人、搜查及没收财产以及刑事诉讼案中的被告有权要求迅速公审和律师辩护等等。

——摘编自谷盛开《国际人权法》

材料二   我(指亚伯拉罕·林肯)利用我的职权,正式命令并宣告上述诸州以及某些州的上述地区以内所有作为奴隶的人,现在和今后永远获得自由……我现在命令这些被宣布自由的人们,除非是必须的自卫,不得有违法行为:我劝告他们,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应当忠实地为合理的工资而劳动……这些人可参加合众国的军事工作,驻守炮台、阵地、卫戍区域以及其他地区,以及在各种军舰上服役。我真诚地相信。这个举动是一个正义的举动,合于宪法的规定,根据军事的需要……

——摘编自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制定的美国《联邦宪法》存在的主要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目的和直接影响。
2022-08-16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75-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后,大陆会议制订并通过了《邦联条例》,1781年,根据这个条例,美国成立了邦联政府。但邦联政府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17899月,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给国会的报告中指出,邦联正处于危机时期,依据这个报告,邦联政府作出决议,召开修宪会议,以“建立一坚强之全国政府”。

经过激烈的争论,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以“康涅狄格妥协案”(联邦派同意在上院实行州权平等原则,条件是财政法案必须首先由众议院提出,选举时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计算等)为基础达成协议。到17886月,先后有9个州批准了宪法。为了保证合众国的完整,以汉密尔顿、麦迪逊为代表的联邦党人发起强大舆论攻势,连续发表了大批阐述思想理论的文章,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各州批准宪法的进程。

——摘编自马世力、陈光裕编著《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得以批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宪法对美国国家建构产生的影响。
2022-07-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独立前,北美殖民地实践了长达150多年的民主政治。独立战争前后,由于大量的欧洲先进的政治和法律学说传入美国,而这些学说和思想,极易为美国人民接受并与美国人民已经具有的共和、民主、限权理念融合在一起,从而使美国人逐渐形成了较强的人权意识和民主、共和、限权等政治要求。宪法为美国缔造了一个崭新的政府体制,为美国建立了一整套民主制度,第一次把联邦制、分权制、制衡制等抽象理论变成了现实,保证了美国政局的稳定,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摘编自彭澎《论1787年美国宪法的宪政理念及其影响》等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首先站出来追求政治近代化的是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以西方启蒙思想为理论武器,要求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变封建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维新派在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政治体制的改革没有实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接受西方的民主共和思想,采取武装革命的方式追求政治的近代化。辛亥革命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确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临时约法》规定设立国务总理,实行责任内阁制;“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法院之审判,须公开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参议院有立法权、财政权、任免权、外交权、顾问权,有对大总统和国务员的弹劾权。

——摘编自李建忠《辛亥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近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等革命派实践政治近代化的原因及意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构想与实践

材料一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他时,他们就做的更对。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国家。立宪者们认为,由于政府的权力会很容易被滥用,所以必须靠某些对抗性的力量把政府的每一项权力都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这部宪法处处布满巧妙的手段,用一种力量控制和限制另一种力量,但不使其失去作用。但是,所谓“三权”归根到底都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权,“以权制权”只是为了调节资产阶级不同集团之间的关系,以维护其共同利益。它以“民主”的外衣把资产阶级对国家权力的垄断掩盖起来。

——摘编自[美]马克·C.卡恩斯《美国通史》


(1)材料一体现卢梭的什么思想?并说明其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原则?并说明其实践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狄德罗认为,只要是专制制度就是坏的,即使是开明君主专制。卢梭认为,在订立契约后,人民把自己的全部权利转让给整个集体,而这个集体是全体人民自己结合而成。公民作为整体,国家主权存在于他们之中;作为个体,他们是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孟德斯鸠坚持认为,要建立一个法治国家,要维护人民的自由,不仅需要良好的政体和完善的法律,而且还要有运行机构良好的政治权力机构……不论哪一种政制、哪一种权力,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确信,没有权力的分立和制衡,这种权力终会走向滥用。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美国独立后,费城宪法会议所制定的宪法,由各州批准实行。中央政府采行三权分立制。立法机关设立一个两院制的国会,上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举之,人数相等;下院议员则由民众依据人口多寡比例选举之。司法机关以联邦最高法院为最高机关,凡各州间发生争执时,或国会和各州议定的法律与联邦宪法相抵触时,有最后的决定权。行政机关,设立四年一任的总统一人,和兼任上院议长的副总统一人。设立国务院,由总统简任各部部长组织之,就以外交部长兼任国务卿,对总统负责。

——摘编自何炳松《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度创新。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思想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关系。
2022-06-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豪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场记

在制宪会议上,代表们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插科打诨,有的奔走各座、游说八方。华盛顿深信美国新宪法“必将保证联邦各地顺利通过”。同时华盛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镇得住那些“恶魔(指破坏制宪会议的人)”。

麦迪逊“在辩论的任何关头,他总是作为一个最了解情况的人,走在前面,展现出他深明事理而又善于运用的突出特点”。他认为,各以自己的野心去制约他人的野心,达到一种接近平衡的状态,把政府难以避免的恶,抑止在一定限度以内,至少,美国应是个共和国,应永远埋葬君主制。

在制宪会议上,取得明确一致的看法,体现为宪法中的刚性条文;取得大体共识的部分,体现为宪法中的柔性条文;取得初步共同意向的部分,体现为宪法中留待联邦议会完成和继续发挥的条文;达不成一致看法的部分,一律在宪法中隐去。此外,他们为后人修改宪法留下可行、但不易实现的途径。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美国1787年宪法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5-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