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老兵的“自白”

二战后,当被问及“希特勒做恶到如此程度,你们这一代人为什么就不抵抗呢?”时,当时的德国老兵回答:“为什么抵抗?因为失去自由?因为建立了集中营?还是因为政府和犹太人过不去?都不会的。你看,直至‘二战’,德国的传统里还没有出现过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老百姓判断政府优劣的标准是纯物质的,去追求法国式的自由精神?对不起,德国更相信强人。希特勒从上台到发动战争,一共准备了6年。在这段时间里,德国的经济大翻身,‘一战’失去的主权被一个一个地夺回来了……。何况德国历来就有爱打架的传统。”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


问题
(1)法国式的“自由精神”基本内容是什么?是怎样产生和扩展的?
(2)老兵从哪些角度分析了他们这一代人纵容“希特勒做恶”的?怎样看待其史料价值?
(3)导致“德国传统里还没有出现过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二战后,为消弭“德国爱打架的传统”国际社会采取了怎样措施?有何影响?
2020-02-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清•梁章钜《枢垣记略•训谕》

材料二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三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只有当代议制成功地保证了政府的行动确实是按照人民的愿望和需要办事时,我们才有理由称之为代议制民主。从世界各国的代议制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他们是打着代议民主的招牌,而行专制独裁之实。

——黄牧航《再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教材处理》


(1)据材料一,简析嘉庆帝发布上谕的目的,说明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2)据材料二指出雅典国家事务管理中体现的民主性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例举近代中外“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史实两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辛同学参加了以“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

——【俄】列宁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

——梁启超


材料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他们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致力于民族解放斗争,民族复兴运动开始广泛地兴起。

——摘编自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1894年,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严复首次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最终演变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901年,面对“亡国灭种”的严峻危机,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从而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重构的伟大历程。

——摘编自布海璐、毛维国《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

通过研读,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14更新 | 33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演练(三)历史试题
4 .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下表是某学校高一学生对于英国和美国代议制形成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组别
材料
结论
英国组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全球通史》断发展
17世纪后期~1英国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美国组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美国通过革命建立起的民主政体,是世界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之一
德国组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主立宪制度,保留德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建法律之权。”《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材料三   下面是晚清驻外使节有关近代世界政体大略的综述地球万国内治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

民主之国,其法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然其弊在朋党角立,互为争胜,甚且各挟私见而不问国事之损益,则权不一而志不齐矣。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纵伸缩,择利而行;然其弊在上重下轻,或役民如牛马,俾无安乐自得之趣,如俄国政俗是也。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弊,最为斟酌得中。

——摘编自《薛福成(1838年~1894年)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2)材料二中哪一组学生得出结论依据的是原始(第一手)史料?你认为英国组要得出最后的结论,还要补充哪些史实(至少举两例)?美国组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是指什么样的国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驻外使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找出其中不当之处,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四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八条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史料五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 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
(2)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 其原因。
(3)根据史料四,指出共和制下法国议会的权力。
(4)根据史料五,法德两国议会地位有何不同?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德意志帝国宪法》

史料二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思考】根据以上史料,说明与英国国王相比,德国皇帝的权力特点?及反映的实质问题?
2020-11-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原文原典,培养史料实证观念和能力,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议会两院经依法集会于西敏寺宫,为确保英国人民传统之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本法律。

第一款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四款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第六款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第九款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第十三款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摘自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二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摘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并分析其对英国、世界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689年后的英国国王相比,1871年后德国皇帝的权力的不同,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2019-12-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19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史料为我们了解文明的进程提供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泥是一种官印的印迹,古代常用于缄封简牍等往来文书,以防这些文书中途被私自拆看,其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20世纪90年代,西安北郊先后出土秦代封泥3000多枚,成为了解秦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文献记载中的官职被发现的封泥
丞相左丞相印、右丞相印
太尉/
御史大夫/
太仆车府、中车府丞、上家马丞、下家马丞、骑马丞印、中厩马府、宫厩、右厩丞印……
……
郡守四川太守
郡尉河间尉印
县丞美阳丞印、咸阳丞印、新蔡丞印、安邑丞印、蓝田丞印、长平丞印、平城丞印……


(1)阅读材料,写出封泥这种类型的史料在了解秦朝政治制度中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中所体现的秦政治内容及影响。

材料二   

美国《1787宪法》(节选)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节选)
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制定和确定这部宪法。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大总统得令各行政部门长官,以书面发表关于其职务各事项之意见。
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联邦的主席席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2)对比两则文献,指出美、德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

材料三   1937年红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8月,戴润生随着改编后的部队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战场。9月下旬,戴润生和部队到达灵丘以南的上寨地区时,日军正在进逼平型关,威胁太原。23日,师部召开干部会议决定在平型关以东一带伏击日军,配合友军作战。从平型关山口到灵丘东的河南镇是一条狭窄的沟道,中段十几里地全是险要的深沟,沟底只能通过一辆汽车。“那个地方地形很好,对我们很有利,适合打伏击战,因为我们就这么点人,装备又不好,所以不正面打仗,都是打伏击战。”

——摘编自《抗战老兵回忆平型关大捷》


(3)阅读回忆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平型关大捷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探索加强制度建设,努力使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不断丰富,人们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摘编自《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4)结合史实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措施。
2019-06-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很显然美国邦联政体是不符合和美利坚人民的利益,只有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符合人民的利益。但美利坚必须要克服四对矛盾,即联邦与各州、大州与小州、联邦政府部门间、南方州与北方州之间的矛盾,于是用宪法巩固了这种政体,基本以妥协的方式解决了上述争议。

材料三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四   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是如何解决联邦与各州、大州与小州、联邦政府部门间的矛盾的?体现了宪法的哪些原则?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段史料分别出自哪部文献?指出两国的政体、元首产生方式及其权力中心。

10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史料:西方国家把本应该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操作精致的民主大大简化……“程序是万能的”则导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游戏化:民主已经被简化为竞选程序,竞选程序又被简化为政治营销,政治营销又被等同于拼资源、拼谋略、拼演艺表演。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西方所谓“只要程序正确,谁上台都无所谓”的“游戏民主”似乎越来越玩不转。……《经济学人》:“(西方)民主正在毁掉西方,尤其是美国,因为这种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化,使决策平庸化,还经常选出一些像小布什这样的二流领导人”。……“美国梦”今天之所以风光不再,主因就是美国的资本力量似乎已经压倒了政治和社会力量。……西方世界今天经历的一场又一场危机背后都有政治制度的原因。……西方自己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政治制度。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

史料中作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纵观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史,谈谈你对史料中作者观点的认识。

2018-07-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西片区高中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