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政府一面要求东南督抚遵守对列强宣战的上谕,“勿再迟疑观望,迅速筹兵筹响,力保疆土”; 一面又表示对其宣战是出于“万不得已的苦衷”,并敦促他们“各尽其职之所当为,相机审势”。这反映出清政府(     
A.反侵略斗争的策略灵活B.面临严重中央集权危机
C.对战争正义性存在疑虑D.将外交权力下放到地方
2024-05-07更新 | 292次组卷 | 5卷引用:押第6题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2 .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拍卖”了,其中英国占2800英里,沙俄占1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这表明,清政府“拍卖”的铁路权(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B.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
C.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 . 甲午一役,清朝政府辛苦经营了十余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海军精华损失殆尽,漫长海岸线门户洞开,而群敌环伺,随时可以破门而入。张之洞曾言:“及今力图补救,夜以继日,犹恐失之,若再因循游移,以后大局何堪设想。”据此可知,张之洞意在强调(       )
A.民族危机逐步加深B.“中体西用”的失败
C.海防建设的迫切性D.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4 . 1896年,英法达成协议,云南、四川的一切权利两国共享;1898年,英德达成协议,规定天津到山东南部的铁路由德国修建,山东南部到镇江对岸的铁路由英国修建。这表明(     
A.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列强勾结占领中国山东D.日本放弃参与瓜分中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2023-03-04更新 | 215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适应当时大量兴起的新式学校的急需,为满足社会对“新学”和“西学”的认知渴求,中国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译介新式教科书的运动,京师大学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京师大学堂引进西方教科书概况

阶段概况备注
起始阶段
(从1898年创办到19007月停办)
引进的教科书较为有限。
《大学堂章程》规定:要建立编译局,翻译西方学堂教科书,以收实效。189873日,光绪帝发布上谕,正式建立译书局。
1.大学堂1902年设立藏书楼“广集中西要籍,以供士林浏览而广天下风气”,调取江、浙等省官书局各种书籍。
2.大学堂为全国各地的学堂提供教材或者书目,各省新式学堂所用教科书要由其所定(学部成立前)。
繁荣阶段
(从1902年重建到19051月底学部成立)
引进教科书的高潮阶段。
上海译书分局、译学馆相继成立。1903-1905年购买西方教科书总数574部,其中社会科学和人文类421部,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类153部。译学馆甲柜所藏书目共127部,除8部是中国书籍,其余119部全部是日本教科书,其余四个柜子的书目也是一样。
趋缓阶段
(从学部成立到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引进教科书的步伐减缓。
1904年译书局和上海译书分局停办,1905年学部编译图书局成立,中国人兴起自编教科书的高潮。

——摘编自张运君《京师大学堂和近代西方教科书的引进》


综合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马关条约》签订后,严复即撰写《救亡决论》一文,喊出救亡图存的时代最强音。当时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些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A.证明了中国洋务运动的破产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D.增强了中国反抗侵略的决心
8 .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并迅速发展到直隶,在进入京津地区以后,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反响。在长城内外、黄河中下游、长江两岸、两广、西北和西南的边远地区,都有反帝活动与义和团相呼应。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民主革命思潮的广泛传播B.中西方之间矛盾十分尖锐
C.反帝反封建顺应时代潮流D.中国社会矛盾已趋于汇流
9 . 八国联军中的法军司令弗赖称:“中国参战军队往往能在战场的任何一个位置迅速集结起一支拥有强大防御阵地的军队,1901年4月联军之德军在向山西边境推进时就遭遇了这一麻烦,中国军队借助狂风暴雨掩护的夜袭、水攻以及防不胜防的地雷战等,给联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这可用于说明
A.晚清军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中国参战军队取得辉煌战果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得人心D.传统军事方略仍有较大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洲志》是近代第一部国人所译的外国史地学著作。编译时,林则徐有意地调换了原书中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一非洲一欧洲一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遵从了中国人以“天朝上国”为世界中心的习惯。他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从《四洲志》可以看出林则徐倡导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和器物,而缺乏对于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这样“开眼看世界”的后果只能是空想出一个自己认知框架内的西方世界,而完全无法从根本上理解西方人的政治体制乃至于思维方式。通过林则徐在鸦片版争中的表现,也能看到这种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摘编自李昊洋《从〈四洲志〉看林则徐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与影响》

材料二   1874年冲正修编纂出版《支那地志略》,开创了近代日本编纂中国地志之始。该书吸收西方人有关中国的记录和研究成果,诸如经纬度的利用,新式地理词汇的使用等。该书作为当时日本人的学习教材,成为他们认识中国的读本。此后,日本人通过收集情报,来华实地踏查,翻译中国和西方人著作,编纂地志研究和认识中国。1880年高田义甫编纂有《清国地理小志》,1882年岸田吟香编有《清国地志》,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利用在华调查资料编有《支那地志》,1893年安东不二雄编有《支那帝国地志》,至1894年前,日本编纂中国地志达到一个高峰,也标志日本研究中国到达一个小高潮。

——摘编自郭墨寒《冲正修编纂〈支那地志略〉研究》


(1)据材料一,归纳林则徐编译《四洲志》的特点,并说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局限性。
(2)据材料二,概括1894年前日本编纂中国地志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022-01-24更新 | 308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