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近代某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排外变而为媚外;前此之力阻变革者,至此则变为貌行新政,以敷衍国民。”该条约签订后
A.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B.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蔡锷集·军国民篇》中曾这样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锤,声撼大地。……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这说明
A.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B.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较动荡
C.义和团运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2021-03-01更新 | 1090次组卷 | 14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4 . 甲午战后,有人指出:“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工具
C.洋务运动没有任何成效
D.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C.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2018-06-19更新 | 146次组卷 | 19卷引用:【校级联考】甘肃省庆阳长庆中学陇东中学分校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学术界,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使得颐和园的建设经费问题成为当时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根源于
A.政治斗争的需要
B.民主思想的传播
C.近代海军的发展
D.甲午战争的失败
7 .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在华开设银行
B.列强在华投资修路
C.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