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10 道试题

1 . 1912年日本利用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动荡,将“清国驻屯军”改称“支那驻屯军”,并将驻屯军数量扩大到数千人。材料中的“清国驻屯军”应建立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2 .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11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清王朝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B.导致封建顽固势力失势和立宪派壮大
C.显示出列强对中国旧式精英的心理征服D.中华民族觉醒和资产阶级革命势不可挡
3 . 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D.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 . 1894年7月,日本的福泽谕吉发表文章,认为甲午战争是“文明开化进步者与妨碍进步者之战,而绝不是两国之争”,是一场“文明与野蛮之战”,是“为了推进文明进行的战争”。此外,他还在文章中分析了战争采取的策略等。福泽谕吉此举旨在(     
A.揭露晚清朝廷反动的真实面目B.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为日本的侵略制造舆论和借口D.扩大民主革命在中国的影响
5 . 下图为19世纪末西方某漫画家针对满清时势所作漫画,该漫画所涉及的事件(     
A.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遏制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促使西方侵略开始深入到内地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

材料二   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南京大屠杀公祭不是要延续民族仇恨,而是要在牢记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南京大屠杀是战争带来的灾难,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唯有反对战争,走和平发展道路。


(1)材料一中的“亡国条约”是哪一条约?请写出该条约的影响。
(2)面对日军侵略,中国人民是怎样团结抗战,同仇敌忾的?请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战役各一例。
(3)读史使人明智。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启迪有哪些?
7 .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中共一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重庆谈判--实现了中国的民主建国
D.遵义会议--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起点
8 . 如表是甲午战争前后,一些中外有识之士的言论。据此可知,导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呜呼,勿以民为弱,民盖至弱而不可犯也;勿以民为贱,民盖至贱而不可虐也;勿以民为愚,民盖至愚而不可欺也王韬《重民》
中国十八行省,固皆奉一尊者也。古者列国分封,当王室多事之秋,犹有勤王之义旅。今旅顺失矣,盛京危矣。而各省大吏,唯知自顾封疆……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中东战纪本末》
欲使其军为真军,兵为真兵,则须革除旧弊,改换新章矣何启、胡礼垣《曾论书后》

A.朝政腐败民怨沸腾B.地方官员只顾自保
C.军纪败坏战力缺乏D.清廷内治环节阙失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时,杭州“大街……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这是以金、银、现钱等待客户以“盐钞引”前来进行结算兑换的私人金融性行铺;“自融和坊北,至市南坊,谓之珠子市”,“如遇买卖,动以万数”。其他各种商业店铺,“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又开店矣”。南宋末年,吴自牧记载“海商之舰”“舶商之船”云集于杭,全国各地运来的物品,在此装上海舶,“自泉州便可出洋,迤逦过七洲洋”。

——摘编自陈振著《中国断代史系列——宋史》

材料二   1898年杭州进口的洋货和土货合计共值2960234两,1904年达18589143两;杭州土货出口总值由19004785371海关两,增加到190510200623海关两。1896年,杭州开设海关并正式开港通商。1897年,杭州在发展邮政事业的同时,还开展电力建设。1900年,沪杭铁路实现全线接轨。1924年陆续开通长途电话。

——摘编自王晓晓《杭州近代城市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宋时期杭州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杭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4年朝鲜内乱,中国因朝王请求而出兵。而后是日本因中国出兵而出兵。此前,日本已倾力于扩充武备,练兵演习,构建战时机构。因此,甲午年他们成了蓄谋已久的一方,而没有准备的中国被宗藩关系拖着卷进战争中。卷入战争的中国曾希望西方列强出面调停。但列强各有怀抱,中国人的希望始终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最后的结局只能决定于暴力和暴万的对此总被动的中国不能不成为失败一方。

——摘编自杨国强《甲午战争前后的中国士大夫》

材料二   甲午战败对中国而言是政治上和精神.上的大挫折。维新人士出场的鲜明亮相是呼吁“变法”。他们把“变法”不是定义为枝节修补,是以“全变”为鲜明指向。康有为对“全局”“全变”作了进一步论述。他说,必须尽弃旧”习,“再立堂构之规”“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金宪。正是由于甲午战争,中国士大夫心态发生了这种失落和转换;“中国犹如几千年大梦初醒”,完全接受失败的教训,承认社会中的种种病痛,最终谋得一个痊愈的方法,中国社会开始走上具有自觉意识的近代化道路。

——摘编自周松青《甲午战争与士大夫心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战争中国成为“失败一方”的自身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败对中国士大夫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