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关于甲午中 日战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赴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据此梁启超认为“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甲午战争后,也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甲午战争之胜负有很大的偶然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关于甲午战争失败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20-11-2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甲午战争——引者注)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这样一来,旧有的小农经济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农户自己也制造自己使用的工业品),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的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逐渐瓦解。千百万人将被迫离乡背井,移居国外。他们甚至会移居到欧洲,而且是大批的。而中国人的竞争一旦规模大起来,就会给你们那里和我们这里迅速地造成极端尖锐的形势,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征服中国的同时也将促进欧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崩溃。

——恩格斯,1894年11月10日


请根据甲午战争之后的史实,对恩格斯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评述:“宣战书中所说多系事实,文字激昂悲壮颇可同情。令人痛惜的为慈禧一任感情激动,罔顾时势,不惜孤注一掷,公然对所有的外国宣战诚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之举”。此举对中国产生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020-04-30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毁电线、折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两位教授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A.三元里抗英
B.反割台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874年至1945年的71年间,中日有过三次半战争:第一次是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借口是1871年一些琉球人在台湾遇害。那时台湾没设防,中国没有反抗,算是半次战争吧。第二次就是1894年至1895年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相对来讲,两国之间是比较平等的。甲午中日战争后,双方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那么大的转折,这跟两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不过,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这两个国家都输了。

——摘编自袁伟时《甲午战争:中日双输的历史教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袁伟时关于甲午战争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17-06-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评述到:“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下列事件发生在这场战争期间的是
A.黄海海战
B.反割台斗争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是一种中国病——其根本原因是“统治阶层的颓废”,在中国古老政治肌体上引起的综合并发症: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混沌、失衡、无措、衰朽——我称之为“政治植物人综合征”,病症如“眼”科:视野短浅.目光狭窄;“心”“脑”科:思维陈旧,苟且偷安;“精神”科:没有核心价值观,萎靡不振,畏敌如虎;肢体部分如官僚病:自私自利,腐败无度;丈人病:文弱无耻,空谈漫议;军人病:贪污浪费,惜死顾身。其他还有如富贵病贪图安逸享乐的生活;社会病——全民腐败堕落等。

材料二   日本关东军密谋“九一八”事变。对此早有觉察的张学良却电令其部下“此时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本将要求割地赔款,东北万劫不复,宜力避冲突,以公理相周旋。”蒋介石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状态的评价是:“浑浑噩噩,毫无士气。在行动中表现为好歹不识、是非不辨、公私不分。由此,我们的官员虚假伪善,贪婪腐败;我们的人民斗志涣散,对国家利益漠不关心;我们的青年颓废堕落,不负责任……使我们在天灾和外敌入侵面前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以上材料均引自戴旭《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光明日报》2014年11月10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统治阶层的颓废”的主要表现;说明该表现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状态的看法。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张学良、蒋介石“九一八”事变后的对日政策。
8 . 在评述某史事的历史影响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该史事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8-09-17更新 | 893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关图历史事件的评述,符合现代化史观的是(     
A.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
B.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反应
C.排外仇教(洋教)的暴民运动
D.农民阶级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述该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