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徐兆玮《棣秋馆日记》记载:“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材料能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了民主革命目标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构建了民主政治体制D.促进了共和思想传播
2 . 殖民扩张

材料一   16世纪的修道士卡萨斯有关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的一段记载

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

——摘编自卡萨斯《西印度毁灭述略》

材料二   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材料三   我们满怀义愤和民族情感对帝国主义的历史罪恶已经作过无数次的谴责,批判、声讨……它裁决了历史上的正义和非正义。但是,伦理观念只能说明历史的一个方面。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用,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提炼材料三中的观点,综合材料及所学对其进行评析。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20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根据《申报》记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各地发给孙中山的贺书函札中或称“大总统陛下”或“恭请圣安”,这说明
A.民众封建残余依旧根深蒂固B.临时政府合法性有待争议
C.区域民主启蒙尚未落实到位D.适时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
4 . 《郑孝胥日记》记载:清帝颁布退位诏之夕,“闻爆竹声甚繁,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此日堪称中国历史上至关紧要的一天”。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D.民众对辛亥革命怀有一定期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
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
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
2022-02-28更新 | 6946次组卷 | 58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史料记载:“四川铁路风潮日形紧张。革命潮流亦随之播荡,日甚一日。留东革命党人,向内地进发者,日有多起,不久或将有大事发生。”材料中的“大事”很快就爆发了。据此可知,该事件
A.促使学生成为革命先锋B.加速满清政府的覆灭
C.动摇列强在华统治根基D.打响北伐战争第一枪
2021-02-22更新 | 1001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记载,1912年中华民国国会选举所登记的选民共有4000多万人,比1909年清末新政时咨议局选举时的170多万人增加了24倍以上。这一变化反映了
A.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转型B.民众的民主权力得到保障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D.国人对民主范式认同提高
8 . 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国家领土变化B.国家性质变化C.思想文化变化D.国际地位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1年11月6日,吴宓的日记记载“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恐。革命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天津已经“光复”
B.武昌起义已爆发
C.清政府失去统治
D.谣言为革命造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郑孝胥日记》记载:清帝颁布退位诏之夕“闻爆竹声甚繁,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此日堪称中国历史上至关紧要的一天。”该事件的意义是
A.促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推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