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人类文明交流史料(部分)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公元前5—公元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1750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经济、文化、制度交流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06更新 | 223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浙江近代史》记载:1911年前后,金融风潮席卷全国,杭州的票号全部覆灭,钱庄倒了一大片,只有浙江兴业银行侥幸渡过了难关。出现上述风潮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实行没收民族资本的政策B.社会动荡影响民众对经济的信心
C.西方制造业资金实力十分雄厚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萧条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史料记载:“四川铁路风潮日形紧张。革命潮流亦随之播荡,日甚一日。留东革命党人,向内地进发者,日有多起,不久或将有大事发生。”材料中的“大事”很快就爆发了。据此可知,该事件
A.促使学生成为革命先锋B.加速满清政府的覆灭
C.动摇列强在华统治根基D.打响北伐战争第一枪
2021-02-22更新 | 100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知识竞赛历史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记载,1911年10月19日上海的《时事新报》在报社门口贴出“革(命)军战败,官军战胜”的号外后,即遭到数千民众的攻诘,“该报接得匿名信数封,谓倘若再登官军胜革军败之谣,即将以炸弹奉赠”。这反映出当时
A.上海已被革命党人和平光复B.民主革命拥有一定民众基础
C.民国政府急需制定新闻规章D.新闻界缺乏支持革命的意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1年11月6日,吴宓的日记记载“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恐。革命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天津已经“光复”
B.武昌起义已爆发
C.清政府失去统治
D.谣言为革命造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郑孝胥日记》记载:清帝颁布退位诏之夕“闻爆竹声甚繁,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此日堪称中国历史上至关紧要的一天。”该事件的意义是
A.促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推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
A.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
B.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
C.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粤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命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这一记载反映了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B.武昌起义的爆发
C.北伐战争进展迅速
D.南昌起义的成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