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原因解释合理的一项是
年份白银外流量(单位:银元)
道光十一年6843873
道光十六年15862220
道光二十年—3519872
道光二十五年23989500
A.西方工业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B.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C.闭关锁国导致对外贸易额缩减D.中英贸易中国处于顺差地位
2021-05-04更新 | 620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指的是
A.马嘎尔尼访华B.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新航路开辟
3 . 中国与世界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区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密切关联。请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填字母)。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甲午战争   C.澳门成为葡萄牙海外贸易中转站
D.五口通商   E.门户开放   F.九・一八事变
G.五四运动   H.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2020-06-0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魏源《道光洋舰征抚纪》中记载:“来自英吉利,洋人严禁其国人吸食……而专诱他国,以耗其财,弱其人。”记载中提到的历史现象是
A.英国向中国倾销棉纺织品B.清政府大量种植罂粟
C.中国开展禁烟运动D.英国向中国大规模走私鸦片
2020-07-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咸丰同治年间诗作《夷场行》:“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从材料看作者描写的地区是
A.葡踞澳门B.英占香港C.上海租界D.天国南京
2020-03-0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南京条约》阴影下的中国

以下为《南京条约》部分条文: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三、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四、因大清钦差大宪等……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银元偿补原价。

五、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且向例额设行商等内有累欠英商甚多无措清还者,今酌定洋银三百万银元,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六、……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银元,大皇帝准为偿补八、凡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大清大皇帝准即释放。

九、凡系中国人,前在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俟候英国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誊录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

十、前第二条   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十一、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


问题
(1)《南京条约》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签订的?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你如何评价《中英南京条约》?
7 . 某条约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今大皇帝准将___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横线内容对应下图中的
A.AB.BC.CD.D
2019-11-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8 . “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位君主,又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位君主”。“他”是
A.乾隆皇帝B.道光皇帝C.光绪皇帝D.宣统皇帝
2020-03-1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认为,“正是那场在大西洋岛国最先迸发、然后蔓延到整个欧美世界的技术、经济变革,开启了人类新文明的大门。”这一“新文明”与中华文明首次发生激烈碰撞是在
A.十八世纪上半期
B.十八世纪下半期
C.十九世纪上半期
D.十九世纪下半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