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俄国人的路”走不通之后,中国最终开创了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其开创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和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主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2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这场战争,对其战败的原因一直 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 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 年)


材料二 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
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孟森《清代史》


材料三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
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
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在近 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
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 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
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 170 周年反思》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2)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这场战争实际是一个思想问题,请指出这一思想问题的 实质。举例说明清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内部改变的实践。

3 . 1840-1860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陈化成
2.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的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兔首铜像                                                                      鼠首铜像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
3.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其最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扩张
B.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极端落后
C.中国奉行闭关自守政策,不利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
D.林则徐的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4.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协定关税D.领事裁判权
5.把下图下划线的城市开为商埠的是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6.1842年,“天朝上国”惨败于英国的根本原因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落后于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B.君主专制政体落后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C.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英国
4 . 邮政作为社会交往和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璞鼎查在香港设立皇家邮局,随后在五处通商口岸设立分局,这是列强有计划地在中国设置“客邮局”的开端,表面是为满足侨民通信需要,其实是为满足其“远东中国政策”。

——据刘波《清末“客邮”问题的产生及影响》

材料二   近代邮政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与每一个历史事件紧紧相连。

1898年9月,光绪帝发布谕旨,要求各地设立邮政分支机构,酌情裁撤驿站,以便利商民通信。

1916年1月,北京邮政总局通令,将邮政日戳改为“洪宪元年”,同时印制“洪宪”纪念邮票。

1932年1月,北平邮政管理局宣布,以后凡邮寄包裹及信件,均加盖“不买日货,不卖日货,不运日货”等字样。

1949年2月,军方代表宣布对原北平邮政实行正式接管并着手恢复业务。与此同时,标志旧政权的中华邮政邮票一律停用,改贴华北解放区邮票。

——据修晓波《邮政史话》

材料三   为纪念重大事件或人物,邮政部门往往专门发行特种邮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客邮局”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列现象发生的背景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张,阐明对该事件进行纪念的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琦善B.陈化成C.林则徐D.关天培
2019-12-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统编版高一上第五单元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练习卷
6 . 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英国称为“通商战争”,是为了
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
B.强调战争爆发的原因
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
D.纪念这次战争的影响
2018-12-12更新 | 82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1839年4月3日在广州发给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机密信说:“我以最最忠诚的心情献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取最适意的满足。”

——摘自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府是怎样获取了“最适意的满足。”

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

材料三1928年1月,毛泽东率军攻占遂川县城……不久,遂川人民传出这样的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工农红军走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分析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2017-12-25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原文。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相继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从关内骗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日军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两则原文内容的最大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2018-11-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是虎门销烟,镌刻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
A.指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纪念林则徐在广州打败英军
C.铭记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传统
D.明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2018-11-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利的影响?

(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内容,你认为是否有道理?说明你的理由。

(3)辛亥革命为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做出哪些重大举措?结果如何?

2018-05-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