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值百抽五”(即进出口商品的税率为5%)。这些规定(     
A.捍卫了中国的关税主权B.加速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C.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D.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据冯桂芬《显志堂稿》记载:盖通商五口,出入各货略相抵,独鸦片价皆以现银出洋,计每年漏银二、三千万两。据此可知(     
A.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常贸易的状况B.英国实现了发动战争的目的
C.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D.加剧了中国银贵钱贱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蒋廷黻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样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这段话中体现了他观察历史现象的主要思想方法是(     
A.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B.以主观认识代替客观事实
C.在特定历史背景中解释历史D.以平民阶层视角观察历史
4 .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2022-10-15更新 | 444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切尔在一份报告中写到:“即使迫使中国同意英国货可以不交纳任何捐税进入各省内地,也不会造成中国人的消费量有所增加的……后果。”这一结论的得出是由于当时中国(     
A.手工生产的质优价廉B.民族工业的有力竞争
C.传统经济的顽强存在D.民众的爱国排外情绪
6 . 阅读下列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至图三条约各是在哪一场战争后签订的?
(2)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为什么?
(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在条约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2-08-26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南京条约》及附件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     
A.割占香港岛B.片面最惠国待遇C.五口通商D.赔款2100万银元
8 . 1845年,一艘英国军舰为登陆琉球、测量台湾附属岛屿花瓶山至钓鱼岛之间的水文地理,其舰长曾通过英国驻福州领事馆领事和琉球国驻福州官员,向福建布政司提交申请,获准后才前往。这反映出,当时
A.东南沿海陷入边疆危机B.英日争夺中国的台湾地区
C.洋务自强运动初见成效D.清政府近代外交理念形成
9 . 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中文报刊数量猛增,内容上不像以往热衷于“阐发基督教义”,大幅度增加中国时政评论、贸易与商业新闻和评论、商业广告等内容。这些变化
A.符合西方扩张在华利益B.推动了维新变法的深入
C.提高了基督教的影响力D.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10 . 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补偿了鸦片被销毁的英国商人,并开放五个中国港口以进行国际贸易。另外,作为此协议的一部分,这些港口中的每一个,均由不从属于中国法律的英国顾问管理。这些规定,致使中国客观上
A.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B.司法主权由此丧失殆尽
C.解决了鸦片的纠纷D.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
2022-05-15更新 | 271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