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英国德国法国
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
1913969109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
1914105207580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
19175198918553.6230916043.6
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021-05-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850年,福州士绅要求将租住神光寺的英国传教士强行驱逐至城外。福建巡抚徐继畲为免别生枝节,采用施压之法使英国传教士半年后自行搬迁;结果咸丰帝以“未能实力整顿地方应办事件”的理由将他解职。这表明
A.民意主导涉外事务B.反帝斗争日趋激烈
C.官员问责形成惯例D.夷夏之防根深蒂固
2021-05-08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林则徐及虎门销烟的评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评价
广州市民(当时)鸦片系不法贸易,中国官府理应禁止,林钦差尽其所能而行,所事皆是公正合理之事
道光帝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拿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际,反生出许多波……
孙中山林则徐焚烟毁土一案,酿成莫大祸事,前清官吏烧烟土,未根据条约,不知公理之野蛮举动。
早期共产党人林则徐品行端正、办事认真,总算中国官僚中有能力的人,而且也认为他在世界认知方面领先于同时代人。

A.史料混杂难以廓清真相B.历史评价不能形成定论
C.评价视角影响历史结论D.事件成败影响人们评价
2021-05-02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4 . 康熙中后期,与周边国家的“朝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中已无足轻重,取而代之的是以南洋为中心的中荷贸易、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贸易、以广州为中心的中英贸易,这使得大量白银流入国内市场。这表明当时
A.朝贡体制走向解体B.入超格局出现逆转
C.闭关锁国政策解除D.传统经济仍有优势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建设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基本命题。革命的发生决不是革命领导者呼风唤雨的结果,须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迫急的现实条件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革命本身当然不应是革命者的追求目标,革命的动机也不能从革命本身获得真正的诠释。革命虽然是战胜堕落、邪恶、压迫和侵略的迫不得已的正义武力反抗,但它并不仅仅为了这个神圣的过程——为了革命而革命,而是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是为了开辟人类的新生活——“建设”,这正是孙中山和毛泽东所特别强调的。

——摘编自王先明《革命与建设:20世纪中国的时代命题与历史主线》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中外关联。)
2021-04-0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的数据对比,从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3-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8 . 近代西方的战争条约,其固定格式是将战胜者置于战败者之前。而《南京条约》中文原件序言第一句是“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该条约所有涉及中英双方的地方,清政府均把中国排在第一位。这表明清政府
A.坚持闭关自守政策B.固守天朝上国理念
C.融入国际条约体系D.维护民族国家利益
2021-03-04更新 | 470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843--1852年,广州港的对外贸易逐步走下坡路,其中心地位日见削弱;自1853年起,广州港在外贸上的中心地位为上海港所取代。这些状况的出现缘于
A.中国外贸格局改变B.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0 . 下图为《伦敦新闻画报》曾刊登的“一张奇怪的关于英国军舰的中国画”,画中是一位中国画家所画的一艘刚刚抵达香港的英国军舰,当时中国人称之为“火妖怪”, 认为“必有邪教善术伏其内”。这表明
A.关注奇闻趣事是报刊选材重点B.英国政府较关注中国人的反应
C.将对手妖魔化便于战争的宣传D.华人受战争影响但仍愚昧落后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