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下列是某国对华输入商品(不包括鸦片)的统计,影响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输华货物总值(英镑)输华棉纱棉布值(英镑)纱布值占总值的%
1840524,198327,13762
1842969,381716,31474
18522,394,8271,735,14172

A.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公使驻京
C.中日甲午战争后开设工厂D.八国联军侵华后拆毁炮台
2021-05-0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2 . 有学者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造成这一现象的源头是
A.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C.甲午战争战败后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划定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2021-05-03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3 . 以下可作为研究虎门销烟直接证据的是
A.B.
C.D.
4 .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在《软尘私议》中说:“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此处“议和”是指
A.签订《南京条约》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天津条约》D.签订《辛丑条约》
2021-05-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马(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马(码)头以媚之。”上述文字表达了时人对哪一条约的不满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021-05-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面文本框中是清朝某位皇帝给参与谈判大臣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皇帝应是
A.康熙帝B.雍正帝C.乾隆帝D.道光帝
2021-05-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1854年,英美法三国领事制定了《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上海租界地出现了类似西方自治政府的市政机关,租界制度形成。1864年,英国公使致各领事书中说,“租界地与英国政府,并不容许其(指领事)管辖该地,该地仍属于中国之主权”。据此可知
A.租界制度的施行缺乏条约依据B.英国遵守与中国签订的条约
C.英法美在中国的利益达到平衡D.清政府力求修改不平等条约
8 . 据统计,19世纪上半叶出国华工约为32万人,按年平均则为6400人。而从1850年到1875年这25年间,出国华工人数猛增到128万人,按年平均为51200人,比,上半叶的年平均增长8倍。这种变化反映了
A.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失败B.清政府的对外交往取得突破
C.清政府被迫卷入世界市场D.清朝的人口迅速增长且输出
9 . 从道光后期开始,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贸易路线由传统的“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路线,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路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外来经济势力的渗透C.交通工具的进步D.京津地区社会动荡
10 .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虽有一时的供应不足之虞,但在总体上不觉困难。一些民众向他们出售粮食、禽畜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国人民族意识较为缺失B.民众生活艰难困苦
C.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松动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