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蒋廷黻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到两次鸦片战争时存在于中国士大夫中的一种现象:他们不反对治外法权,不反对协定关税,不反对租界;他们反对的是五口通商和香港割让,反对长江通商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该现象表明
A.士大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士大夫有强烈的主权意识
C.士大夫不反对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D.士大夫的国家观念落后
2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君臣的态度是
A.“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
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D.“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2021-05-28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1841年,道光帝下诏沿海各省“因地制宜,仿造船炮”。他听说广东新造有火轮船,即谕令将火轮船“绘图呈进”。由于火轮船须募夷匠制造而价格高昂,且初成时尚“不甚灵便”,道光帝以火轮船“不适用”为由,下诏“毋庸雇觅夷匠制造,亦毋庸购买”。这反映了
A.天朝上国的观念仍占主导地位B.统治者对近代科技认识肤浅
C.清廷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坚定D.战局进展推动中国思想启蒙
2021-05-22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5月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1840年2月20日,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曾指令赴华全权大臣:“你们应记住:女王陛下政府不想为英国臣民获得不同样给予其他每个国家臣民的任何专有贸易特权。”鸦片战争后,和这一认识直接有关的是
A.美国攫取了在华领事裁判权B.英人享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
C.清政府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D.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的工具
5 . 有学者指出:“古代的爱国一般与忠君相联系,而近代的爱国却日益与叛君相连,由忠君爱国而抑君爱国而叛君爱国,是近代爱国思想迅速演变的轨迹。”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革命主导力量的嬗变B.启蒙思想的逐渐传播
C.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D.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
6 .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有人却认为,近百年中华民族根本不止这一个问题,还有一个民族独立的问题。持有这种观点的人
A.全面揭示了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B.据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得出的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D.把握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方向
7 .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相信可以和清政府进行自由贸易;对清政府而言,签署的条约是为了怀柔“夷狄”,是对朝贡体制的修正。清政府的这一认识
A.推动了外交的转型B.促进了新思潮的萌发
C.是盲目自大的体现D.冲击了传统旧的理念
8 . 鸦片战争爆发时,一些官员已经意识到“天朝”将不敌岛夷,但是“天朝”的固有思维容不得他们有更多的思考。即使是对事实稍有认识的人也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直言不讳,还是装作毫不知情。选择了前者的人往往会被当作“汉奸”来处理。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战舰与火炮的强大B.剿夷是当时的主流思想
C.清王朝意识形态的落后D.清军装备落后军纪涣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原文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   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二   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中英《南京条约》、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



(1)据材料一,从国际因素的角度分析两则原文的最大不同之处。
(2)据材料二,提取三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政府对外政策的不同信息。
(3)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请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
2021-05-17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高考压轴卷历史试题(山东卷)
10 . 1854年,外资银行阿拉加银行先在上海设立分行,次年在广州设办事处。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外资银行纷纷考虑将上海作为中国境内首先设立分行的地点。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
A.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B.说明晚清政府政策发生异化
C.推动了中国贸易格局的变动
D.源于近代民主革命遭到破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