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
C.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D.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个庚子年,一段屈辱史。1840年和1900年,这两个庚子年间的六十年,是一段不堪 回首的历史。六十年中,列强相继发动了四次以上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清政府一败再败,前一次创伤未愈,后一回屠戮旋踵。坚船利炮的打击和胁迫,让这个政府一次次以灵魂为代价,以求得肉体的苟安。它们,用血泪写成,用屈辱风干。它们,拧成了一道道绳索,套在了中华民族的脖颈上,愈挣扎,便勒得愈紧。

——摘编自赵彦《晚清那些年:一个民族的创伤记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庚子年”间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至少三个),并说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 下表显示了不同时期晚清政府外交应对挑战时的举措。无法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1842年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
1860年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
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
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A.具有被动性与保守性B.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C.忽视国家利益的维护D.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7年,在讨论修约问题时,李鸿章说,此“系条约而非议和”,修约是双方的权利,“有一勉强,即难更改”“其有互相争较,不能允从之处,尽可从容辩论,逐细商酌,不能以一言不合,而遂责其违约”。李鸿章这一认识
A.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想法
B.争取到了对外交往的平等
C.具有了一定的近代外交观
D.提高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6 . “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可能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1-24更新 | 605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
2018-03-05更新 | 234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五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8 . “18601019日,即英军焚毁圆明园的第二天,咸丰帝命令奕䜣等人“将退兵各层,迅速定议……画押换约”。主持和局的奕䜣就在当天晚上赶忙按照侵略者要求,分别与英法两国公使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签订了《北京条约》。由此可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A.从经济上重创清政府B.掩盖了其抢劫的罪行
C.迫使清政府最终屈服D.弥补了战争军费开支
9 . 《天津条约》签订以后,咸丰帝殷切训示“总以阻其进京,停其江路通商,并将游行内地罢议,及早归还广东省城为最要……总之,(公使)进京一节,万不能允,内江通商,必须消弭;其余两事,亦当设法妥办”。由训示可见,咸丰帝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大清国的主权完整B.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
C.防止外国势力深入内地D.维护天朝上国的威仪
10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1859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这种转变反映了
A.中国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B.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启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2017-09-08更新 | 35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五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