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A.使列强侵略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
D.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2021-06-23更新 | 106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泌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法国侵华军全权代表葛罗认为:盖吾等今日,虽似决不至不逞吾志,然既奉政府之命而来,倘未逞吾志而去,则临行宁烧毁其朝廷宫殿也……吾等所要求之他项,亦均可得其承诺。如是,则和约易成,免滋纷扰,实予之所窃望也。从上述言论可知,其火烧圆明园最主要目的是
A.洗劫无数历史典籍和珍贵历史文物
B.彰显联军旗开得胜占领北京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D.从精神上摧毁击垮统治阶级的意志
2021-05-14更新 | 30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3 . 1856-1860年英法挑起的对华战争命名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因为它
A.因禁止鸦片贸易而爆发B.是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
C.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D.因吸食鸦片而战局改变
4 . 1861年,奕䜣向咸丰帝提出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对外交涉事务。咸丰帝虽然批准了这个建议,但有意加上“通商”两个字,设立的是“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以确保天朝与外夷之别。奕䜣随后坚决上奏,力求去掉“通商”二字,以求兼顾外洋政治等诸多事务。这反映了当时
A.天朝体系已走向崩溃B.变局下的新旧思想冲突
C.中国人固守夷夏之别D.中体西用是思想的主流
2021-04-13更新 | 66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南京条约》明确规定,此后中英官员之间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英国也不称“英夷”而称之“大英国”;《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内外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这反映出
A.中英两国开启平等外交B.清廷主动接受西方近代外交
C.传统夷夏体系已然崩溃D.鸦片战争推动国人观念革新
6 .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之后,作为其附约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开始落实。其中第十款规定:一、关于海关任用洋员一事,“各口划一办理”;二、“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法、美)人帮办税务……毋庸英(美)官指荐干预”。这些规定
A.推动了清政府的主动开放B.扭转了中国外入超局面
C.扩大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7 . 曾国藩主张“诚信外交”。他认为,中国办理对外事务要“依约而行,接之以信,驭之以诚,断之以理”,那么中外交涉就“不至大有龃龉。”该主张
A.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不足B.推动中外平等关系的建立
C.使诚信外交观念成为共识D.标志条约外交理论的形成
8 . 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①数量增多   ②开始深入内地   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9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51条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反映出
A.中英两国建立了平等外交关系B.“天朝上国”思想受到冲击
C.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清王朝外交政策与世界接轨
2021-02-17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1
10 . 下表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据此可知
时期“夷”的解读
1643年版《辟邪集》“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夷”
1832年《中英外交文书》“barbarians”(野蛮人)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序》瀛寰之奇士,城外之良友
1858年《天津条约》将“夷”改称为“洋”
A.战败促使国人观念转变B.向西方学习成为了主流
C.传统夷夏观念土崩瓦解D.近代外交意识逐渐萌发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