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这场战争签订的几个条约彻底打碎了中国自以为是的封闭体制,二十年蹉跎徘徊后终于踏上向西方看齐的轨道,外国人员在条约保护下可以在中国内地自由出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 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A.英国军队攻占广州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4 . 有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该学者
A.掩饰了列强侵略的本质B.认为战争爆发有偶然性
C.旨在批评清政府的顽固D.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根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   
A.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B.“弱国无外交”
C.各条约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D.列强均实行炮舰外交政策
2019-11-23更新 | 28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6 .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018-06-09更新 | 10038次组卷 | 10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某次侵华战争期间,中外谈判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在北京长驻公使,开放长江沿岸的新口岸、外国人在中国内地游历等。判断该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8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李鸿章说:“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这说明李鸿章
A.接受外国公使进京的近代外交方式
B.认为外国人进入中国意在刺探情报
C.希望战争时期与敌国进行谈判斗争
D.互市对经济发展有利不能轻易偏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