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2016-11-18更新 | 115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卷
2 . 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有的现象,其影响重大,被视为租界设立之根本依据。根据这个文件所建立的应该是
A.英租界B.美租界C.法租界D.日租界
3 . 中国历史上的一块界碑
这场战争,自1514年西方人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对于亚洲,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从此,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问题:
(1)“这场战争”具体指什么战争?“1514年西方人到中国”的重大世界背景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
(3)“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是怎样的?请用史实说明这种关系发生了“改变”?
2016-11-18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次的战争(注:发生于1840—1842年)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现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分别说明你对“两方面理由”的理解。

(2)为什么说“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3)你如何看待这次战争的实质,简述理由。

5 . 有人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改变了中国社会,开始了近代的历史”,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请谈谈你的看法。
10-11高三上·河北唐山·期中
6 . 1840年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上是殖民地社会,经济上是封建社会
B.政治上经济上受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因素已得到一定发展的社会
C.政治上由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上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
D.部分地区是帝国主义控制的社会,部分地区还是封建统治控制的社会
2016-11-18更新 | 4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些“城市国家”是指
A.城邦B.租界C.势力范围D.使馆区
8 . 下面是编辑中的“上海地区近代历史报告”的三张资料卡片。
请参照范例,以“抗争篇”和“新生篇”为主题分别一个发生在近代上海的历史事件,条目自定,简介限60字以内。
范例:
2016-11-18更新 | 9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1)表格作者把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称为留学的拓荒阶段,试推测他的依据。
(2)根据表格,指出民国初年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出现这种新的动向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留学情况。
2016-11-18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嘉定、黄浦区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08·上海·高考真题
10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问题:
(1)材料中“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遭受“不平等待遇”的。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