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读鸦片战争前后上海、汉口两地行会类型构成表,如表反映出晚清时期(        
1840年前的构成1840—1911年的构成
总数同业者%同乡者%总数同业者%同乡者%
上海21157063071699723
汉口201050105071679446
(说明:表中“同业者”指因同种行业关系组成的行会;“同乡者”指因乡谊关系组成的行会)
A.工商业中近代化因素增长B.民族资产阶级已走向成熟
C.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快D.列强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2 . 1841年5月,英军炮轰广州,奕山派广州知府于保纯向英军求和,并与英方代表义律签署停战协定《广州和约》,规定“所有外省清军六日内退出广州城60里以外,赔款600万元。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D.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3 . 下图是清朝前期某地重要建筑分布图。据此判断,该地是(       
A.广州粤海关B.上海外滩租界C.天津的天津港D.北京东交民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行商浩官我可以讲一下发生在近50年前的一件事,作为另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慷慨或宽宏大量的性格。这件事是因为他的要求没有被遵守而造成的。我们曾为他运输一船货物——主要是属于他个人的生丝,这些丝是他从产地收购的。当时,丝卖掉后获利极大。他的要求是将所得利润用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汇票转回。令我们吃惊,同时也让他失望的是,这宗货物的利润却被转换成一船英国货物,而贩运大宗英国制品在当时是不明智的,因为自由贸易刚刚开始,英国商品市场很小,而丝的需求量很大——这样一来,他损失了几千元。当他得知自己的要求被误解的同时,也接到我们的通知:他不应因为这次事故而蒙受损失,为了弥补这次损失,我们将把赔偿转入他的账户中。这位老绅士用洋泾浜英语回复说他要想一想,第二天再告诉我们他的决定。到了第二天,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用手杖敲击地板,强调着他的决定:请给C先生写信,告诉他今后一定要仔细。他接受了英国的羊毛制品,却不收任何赔偿。

——(美)威廉·C·亨特《广州番鬼录》

(注:18251844年亨特在广州从事商业活动,本书为其所记见闻。材料中的“浩官”是广州十三行的一位中国行商。)


请回答:
(1)请从材料中分别提取19世纪前期中、英两国外贸方面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40年后中国的外贸状况发生了何种变化,并说明原因。
2021-08-0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后,“像允许建立租界、让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组织中外联防局等极为重要的决定,最初都是由地方(大员)做出的”,只是在成为既定事实后,才呈递核准。由此可知当时清延
A.积极推动地方政治革新B.从人治走向法治
C.近化主权外交意识缺乏D.对地方管理失控
6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
2021-01-08更新 | 426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潮师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有副校尉,秩比两千石,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麓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亦重”。丁日昌也认为:“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光绪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摘编自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产生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海防亦重”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8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视之为“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因害怕华洋杂居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并签下《上海租地章程》。上述现象说明,清政府当时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能妥善化解华洋间矛盾
C.谙熟国际法及外交规则D.失去对地方官的控制力
2020-02-02更新 | 24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国家立场决定了战争的性质
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2020-01-18更新 | 411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D.对国家主权的认知存在缺陷
2019-12-28更新 | 449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