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民间人士为抵制外来鸦片的入侵,纷纷主张弛禁土产鸦片,扩大罂粟种植面积,以期“阴抵洋药,并暗收利权”。清廷重臣、开明士绅亦积极参与其中,“鸦片商战”由此盛行一时,成为近代鸦片泛滥的重大诱因。“鸦片商战”的盛行
A.反映出近代国人维护利权时的非理性B.有力地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C.是近代国人抵制经济侵略的积极成果D.反映出政府抑商政策走向松弛
2020-07-14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考后强化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2 . 阅读下列《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3 . 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来朝”“天下共主”的国际秩序模式,称为朝贡体系。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在中国建立起新的中外关系模式,即条约体系。这两种关系体系
A.体现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B.反映了平等与奴役的外交关系
C.体现王道与霸道外交观念的差异D.是当时的国际秩序的合理体现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以及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嗣后如有因以上加让之事应增章程条规,即载入本款所称之行船通商条约内。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内容应出自哪一条约?并分析英国提出这一内容的目的。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条约的哪些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条款对中国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提炼一个主题,并选材料三中的任两个史实加以简要说明。 (要求:主题鲜明,逻辑正确,史论结合。)
2020-05-10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选拔卷)
5 . 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在与英国交涉的奏折中曾明确提出:“务求上持国体,下顺夷情,通盘考虑,以为永绝祸根之计”的外交建议,道光帝深以为然。可知清政府
A.开始突破传统的夷夏观念B.对西方文明抵制与学习兼有
C.主动寻求外交的近代转型D.对西方列强蔑视与恐惧并存
2020-05-09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05晚清政府统治下的民族危机和民族觉醒(1840-1911)
6 . 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华民族意识的反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何谓民族意识?有学者解释说:“民族意识,乃人民能巍然雄立于宇宙之要素,亦日民族自觉。简言之,即民族自知其为民族之谓。”民族意识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可以这样说,所有与民族有关的观念形态,诸如民族精神、民族道德、民族文化等,都建立在相应的民族意识的基础之上。正如周恩来所说:“一般的人开始最容易有一个民族观念、民族立场。因为中国是一个百年来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所以容易使我们产生爱国的民族观念。这是一个好的起点。”

——摘编自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论。(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评论充分;逻辑清晰。)
7 .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这种情况表明
A.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列强侵略阻碍城市化进程
C.近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D.通商口岸被欧美列强控制
8 . 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分别在上海划定了居留地,均在当时上海的城北地带(如图)在中国人看来,那里是“丛墓之墟”,“一片泥滩,三数茅屋”,上海道台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据此可知
A.华洋隔离很好地避免了中外的冲突B.此时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现代视野
C.西方列强对地理风水缺乏正确认知D.文化差异使列强不愿意与国人相处
2020-04-25更新 | 21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课时09列强侵略的不断加剧和国家出路的探索
9 . 如表为1842—1858年《筹办夷务始末》中外交辞令统计情况。这说明当时
类别外交辞令
对外关系基本哲学天下、天朝、天威、中外一体、抚驭中外、抚有万邦等
对西方国家看法丑类、逆夷、夷性犬羊、性情狡诈、装骜不驯、夷祸、狼狈为奸等
对西方国家政策查办、多方开导、恩准、格外施恩、办理夷务、驭夷、顺其性而驯之等
西方对中国态度情词恭顺、仰赖天思、俯首听命、真自悔过、乞恩、四夷来服等

A.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加深B.西方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C.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D.清延固守传统华夷观念
2020-04-14更新 | 317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05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
10 .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新海关制定的出口关税高于5%,而进口关税则低于5%。比如茶叶出口关税每担2.5两,但国际市场的茶叶价格每担从未超过50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中国关税完全被列强控制B.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增强
C.中国海关逐步走向制度化D.进口关税诠释了侵略者的意图
2020-03-27更新 | 29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05晚清政府统治下的民族危机和民族觉醒(1840-191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