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1843年6月的《中国丛报》报道:许多以负运茶叶及商货通过江西梅岭关运往广东为生的力夫,都害怕在新的通商条约实施和通商口岸开放后失业,因此他们都坚决反对有损于他们利益的种种措施。出现这种现象的背景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波及到江西
B.中国外贸中心逐渐发生转移
C.西方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D.湖广地区出现近代工业企业
2 . 1853年春,法国驻中国领事在给法国政府的公文中提到:几个星期以来,南京等地洋布一匹也销售不出去,就连鸦片也无法销售,价格急剧下跌。材料表明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当时的中国
A.国内政治形势变动B.民众自发抵制英法联军的侵略
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而是某大学教授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讲稿目录。

第一讲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论“中体西用”

第五讲李鴻章与中国近代化

第六讲

第七讲"戊戌”与启蒙

第八讲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

第九讲

第十讲略论演化中的中国近代文化

第十一讲秘密会党与中国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讲稿中的任意一处“”进行补充标题,并说明理由。(要求:标题明确,符合时序;理由阐述符合逻辑,史论结合)
2021-04-2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大世界历史事件的两种观点,约公元500—1900年(节选)

欧洲中心论反欧洲中心论
600—1000年欧洲开创了中世纪的农业革命。公元前400—公元500年中国开创了诸多技术发明,促进了欧洲18、19世纪的农业革命。
约1000年意大利人开创了远距离贸易及早期资本主义,意大利成为全球主导力量。约800年意大利人加入了亚非主导的全球经济。东方全球化导致了“东方”“资源组合”的传播,从而促进了落后西方的发展。
1434年中国从世界退出留下的真空很快被优越的西方填补。1434—1800/1839年中国保持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和生产国的优越地位,能够抵御西方的侵入以及支配欧洲商人。
1700—1850英国工业化是内部的或自生变革的成功。1700—1850年“非欧洲世界”(特别是非洲)为英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后者对其诸多资源的搜取和剥削。
19世纪20年代英国扭转了对中国的贸易赤字。19世纪20年代英国只是通过向中国推销鸦片才扭转了贸易赤字。
1839—1858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以武力打开并挽救了中国落后的经济。约1850—1911年中国保持对世界贸易的开放,并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

——(英)约翰·霍布森著、孙建党译:《西方文明的东方源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4-1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所示为清末至民国时期人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认识
清末鸦片战争是中外交往中的一个普通事件
民国成立后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是导致鸦片泛滥,烟毒流于中国
1930年前后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之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A.历史研究有阶级性B.历史评价标准难有定论
C.历史认识有时代性D.文字史实主观色彩浓厚
2021-02-08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线上学习阶段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坐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也。”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传教权
7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8 . 1862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致上海道台的信函中称:“历年以来,本领事馆与贵官廨早经谅解,凡贵国官廨对于居住租界内之华人行使管理权时,须先经本领事同意。”上述材料表明(   
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B.英国在华获得“领事裁判权”
C.租界逐渐成为“国中之国”D.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9 . 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
A.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
B.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
C.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
D.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
2019-09-01更新 | 1564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民族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列举史实说明鸦片战争是一次“灾难性的战争”。

材料二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2)依据材料二,分别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试图解决哪些问题?他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材料三   从l921年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90年。……这90年,中国相继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一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二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三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郑必坚《大变动大觉醒》


(3)写出与实现三大历史性转变相关的标志性事件。从这些历史性转变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