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20-10-09更新 | 665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0-09-22更新 | 430次组卷 | 93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这场战争让中国人遭受到了近代以来最为强烈的情感刺激。深深刺痛了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人的民族心理。陈旭麓先生评论:“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材料中的战争
A.促发了自然经济逐渐的瓦解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开启了中国近代改革的历程D.导致了清末“新政”的推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法战争期间,北洋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当北洋水师独力抗击日本海军之时,南洋水师竞保持“中立”。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势力之间的倾轧B.东南互保运动的影响
C.帝国主义势力的干涉D.中央集权体制的衰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黄遵宪信中的“新约”
A.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B.使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的统治工具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D.反映了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
2020-06-10更新 | 439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6月诊断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6 . 以下为近代某一时段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统计。
年份189618901901190219031904190519061907
人数13612746081300240080001200010000

这反映出中国社会的主题是
A.中体西用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D.救亡图存
7 . 一百多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主要思潮的原因是
A.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B.新文化运动促使学校教育发展
C.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
D.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加剧
2020-02-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B.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C.表明地主阶级对开埠都大力支持D.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2019-11-19更新 | 409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大埔县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9 .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是在
A.1840年
B.1895年
C.1860年
D.1901年
2019-07-25更新 | 344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0-2011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材料一   漫画中的晚清中国。

材料二   新闻报道中的近代中国《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抗日战争(节选)

材料三   民意调查中的现代中国

美国盖洛普公司是全球最知名的民意调查机构,该机构民调统计结果为:

1961年,3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首要威胁,认为中国人的特征为无知、好战、狡猾、奸诈。1972年,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民的主要特征逐渐转变为勤奋、聪慧、上进、诚实且带有艺术性。80年代,美国人对中国态度变得更加积极,1987年对中国持肯定赞赏评价的民众上升到6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法国漫画《在中国》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局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61年、1972年和80年代美国的民调结果分别进行阐释。
2019-03-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梅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