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黄花岗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
B.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
C.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
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2019-08-24更新 | 2276次组卷 | 34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晚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部分观点如图。此论战的双方是
A.地主阶级顽固派与洋务派B.顽固势力与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保皇派与革命派D.封建顽固势力与革命派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晚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部分观点如下图。此论战的双方是
中国的国民“既缺乏自治之习惯”“又不识团体之公益”“程度未及格”,“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若君主则不过某国构成某机关之人耳,无君主则人民利益不能调和之说,已失立足之地也”“欲得立宪,必民权发达,有革命之能力,然后事能达其目的也”。
A.地主阶级顽固派与洋务派B.顽固势力与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D.封建顽固势力与革命派
2022-06-01更新 | 352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   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2018-11-08更新 | 488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
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6 . 清末立宪派说,今后“非一请愿书可以力争,又非复少数人奔走呼喻可以得请求也,惟诸父老实利图之。”暗示只有采取其他有效办法。梁启超也说:“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这说明立宪派
A.转向寻求反抗道路
B.通过立法确立民主共和制
C.支持民主革命立场
D.有外国支持实现君主立宪
2019-06-24更新 | 32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901—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统计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年份19011902190319041905
人款266727105824068000

A.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科举制度的废除
C.政府教育政策的变化
D.革命运动的高涨
2018-11-04更新 | 367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D.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2020-10-23更新 | 150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1908年,广州《时事画报》第5期封面漫画“醒狮”,该漫画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政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B.处于被列强瓜分危险境地
C.酝酿着—场思想解放运动D.中体西用思想已广泛传播
10 . 辛亥革命前,梁启超说:“吾党做劝告开明工夫,未必不为彼党间接发生助力。彼党做预备革命军工夫,亦未必不为吾党间接生助力,此所谓相反而实相成。”它反映了
A.梁启超实际上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
B.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相互合作推动了辛亥革命
C.革命派与立宪派斗争方式不同而目标相同
D.梁启超认识到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实效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