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7 道试题
1 . 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以前入朝为官的快捷方式是参加科举,现在科举没有了,党就变成科举的代替品了。入党做官,或组党做官,成了有志青年的正途。这反映了当时
A.政党政治的成熟B.民主政体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革新D.政治体制的剧变
2 . 1912年民国建立到 1919年五四风雷,中华民族经历了从近代沉沦到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从法律上实现“民国”取代“帝国”的措施和制定该措施的目的。“民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无古人的变化”,请从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角度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和五四运动以前的政治行动有何缺陷?五四运动又具有了哪些新的特点?
2022-01-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0年,在南洋经营橡胶等业的陈嘉庚剪掉发辫,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在新加坡被推举为“福建保安捐款委员会”会长,陆续劝募筹款30余万元,支援福建省新政权。这
A.说明同盟会群众基础广泛B.折射出民国社会生活新气象C.反映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
D.体现了海外华侨的家国情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1年,孙中山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又提出“五权分立”学说,“考选制和纠察制本 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据此可知,孙中山
A.赋予儒家文化以新的内涵B.追求建立同于美国式的政体
C.借鉴西方又注重本土观念D.强化了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设计出的多种样式的“国旗”以及“国旗”所代表的寓意,以下材料表明革命党人
旗帜寓意
十八星旗代表那时的中国的十八省
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井字棋代表井田,引申为天下大同
三色旗代表自由、平等、博爱之义
白旗代表以明涤去污染、光复旧物之旨
金瓜钺斧旗代表尚武强兵的精神

A.政治理想和追求完全不同B.政治上缺少公认领袖
C.革命的方向和目的不明确D.国家和民族观念强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近代时期,中华民族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中华文化在冲击和交融中迈向新生。以下史料对应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准确的是
①“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②“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③“欲悉各国情形,必谙(熟悉)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2022-01-14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B.中华民国的成立C.清朝统治被推翻D.义和团运动
2022-01-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调研(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纪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封建时期以帝王纪念为主体。19世纪末康有为等大力提倡孔子纪年;20世纪初章太炎等推广黄帝纪年,为革命党人普遍接受和湖北军政府采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改黄帝纪年为民国纪年。中国纪年的演变
A.体现了近代科学精神的发展
B.反映辛亥革命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
C.反映中国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D.映射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
2022-01-13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11年12月29日,17省都督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以16票(每省一票)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反映了
A.民主共和成为共识B.民主政治初现端倪
C.各派分歧逐步消除D.政党政治雏形出现
2022-01-1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1660年的内战是英国近代史上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18世纪上半叶,有学派认为查理一世违背宪政原则,内战是议会为了维护宪法原则、保障个人自由而与国王晨开的一场斗争。进入 20世纪后,学术界从社会经济结构入手,对内战进行了新的诠释。主要观点有∶乡绅是乡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在内战的爆发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内战是衰落的乡绅为挽救自身所做的自救运动;等等。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内战是英国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关键,但也有学者认为内战是偶发事件,是一场误会。

———摘编自宫艳丽《另辟蹊径的英国内战史研究——读戴维·昂德唐的(狂欢、暴动与叛乱)》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轰轰地声掀翻了清朝统治的败堂。在这历史转变的伟大时刻,革命派理应精诚团结,为共同应对旧势力的挑战,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而奋斗不已。但事实与之相反,革命派在涣散的道路上继续滑行。光复会依然奉行"分裂"的方针,攻击孙中山、黄兴,鼓吹"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把临时政府讽喻为"群盗鼠窃狗偷"。而同盟会方面又毫不相让,竭力保持自己在权力分配中的"正统"地位,甚至鼓吹采取非常手段对付对方。

-摘编自陈梅龙《蒋介石与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40~1660年英国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初期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中英两国近代反封建革命遭遇挫折的共同因素。
2022-01-09更新 | 33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