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康雍乾三朝绘制疆域图简况

康熙朝1708年,康熙“谕传教西士分赴内蒙各部、中国各省,遍览山水城廓,用西学量法,绘画地图。”于1718年,完成了《皇舆全览图》。
雍正朝沿用为康熙朝测绘地图的西方传教士,对于尚不能进行精确测量的西域地区,仍在地图上以虚线标注。
乾隆朝测绘工作以大清技术人员为主,吸收在准部、回部进行实地测绘地图的成果,订正西藏部分错误。于1760年绘成的更完整、详细的全国地图《乾隆内府舆图》,达到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最高水平。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康雍乾三朝绘制疆域图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古代并无“中华民族”的名称,“中华民族”的提出是在清末,其时西方列强入侵激发起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觉意识,“中华民族”观念由此萌芽。

南京临时政府从国家层面认可民族平等,有利于改变历朝历代狭隘的大汉族观与清朝满族独尊的民族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层面将“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确立为“中华民国”立国的法律依据。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为一体的共识。

——摘编自何一民等《从“恢复中华”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观念出现的背景和内涵。

材料三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年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经济总量(亿元)
1952
3.7
57.89
1978
76.7
323.78
2017
90628.8
84670.90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就“国家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近代时期,中华民族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中华文化在冲击和交融中迈向新生。以下史料对应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准确的是
①“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②“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③“欲悉各国情形,必谙(熟悉)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2022-01-14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按照中华民国纪元法,公元2006年应该是民国
A.民国94年B.民国95年C.民国96年D.民国93年
2021-01-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共和制在中国的建立经历了曲折过程。下列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的是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B.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C.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
D.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选举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人类政治民主化历程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公民大会)有最终决定政策的权力,并有权在公开法庭听取上诉,参加执政官的选举,对个人授予特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完毕通常进行举手表决,在大多数情况下,简单多数便确定了结果。

——《不列颠百科全书》


(1)材料一所说“公民大会”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处于何种地位?何人有资格参与公民大会并举手表决?

材料二   第一条   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

第二款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

第三款……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名参议员有一票表决权。

第二条   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总统和具有同样任期的副总统,应照下列手续选举……

第三条   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是如何体现民主原则并防止专制的。

材料三   1912年12月,中国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国会选举。根据选举法规定,获得登记的选民共有42,933,992人,占人口总数的1/10。国会选举结果如下:


——《北洋军阀史料汇编》


(3)简述中国进行第一次国会选举的背景,材料三体现了哪些当时中国民主政治出现的新气象?(列举一项)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写出新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中逐渐形成的三大制度。
2020-05-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该图像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清朝政治统治结束B.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C.民主共和政体产生D.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7 . 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
   
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2019-11-26更新 | 1209次组卷 | 38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主要是因为这一政权
A.实行总统制共和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019-01-30更新 | 68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北京五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二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主张的进步意义。
(2)材料二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10 . 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清帝退位
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018-02-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