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914年的《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仅用几句话简述了武昌起义,但编者用了将近2页的篇幅重点叙述袁世凯力促“清帝逊位”的具体过程。编书者意在
A.强调清王朝统治结束B.遵循秉笔直书的著史传统
C.突显南北议和的功绩D.构建北京政府统治合法性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如表是民国初年宪法的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
时间出处内容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参议院会议时,每参议有一表决权”。
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之领土,依从前帝国所有之疆域";“中华民国人民,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法律上均为平等";“满、蒙、回、藏各族待遇条件,永不变更其效力”.
A.形成了依法治国的法律体系B.人民民主专政的真正实现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对多民族现代国家的构建
2022-05-10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2年初,清帝退位,民国诞生,“共和”终于降临这片深受专制毒害数千年之久的苦难土地。“共和”是怎么来的?有说是“革命”革出来的;也有说是“妥协”谈出来的;还有人说,革命以“共和”为理想,而“妥协”恰恰体现着“共和”的真精神。

——摘编自《1912:辛亥革命是一场极好的革命》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民国时期某学者指出:“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据此可知,“孙氏之党”的行为(     
A.违背了民主共和的精神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
C.借助权力制衡维护共和D.结束了君主专制独裁
5 . 1912年1月24日,《申报》刊登了题为“北京某要津之秘密信”的文章,内有“项城(袁世凯)并不坚持君主政体,惟所处地位,断不能直截了当宣布共和。南中舆论,每不谅其苦心……”等内容。该文的发表客观上
A.反映了袁世凯的真实想法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C.减轻了新政府的外部压力D.加速了清帝退位的步伐
2022-02-02更新 | 35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章规定:人民的身体非以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 的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障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 社”等自由;人民有“请愿于议会”、选举及被选举权利;人民有依法“纳税”“服兵役”的义务。 这些规定
A.使人民主权的政治原则进一步具体化B.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
C.体现了政府与人民权力间的相互制约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
7 . 如图漫画《力主迁都》反映的是民国元年的时事政治。漫画中左下方穿西装的“孙氏”正用一根绳子,拴住右上方以天安门为表征的“北京”,拼命往南拽。对该漫画主题解读最合理的是
   
A.孙中山着力防范旧官僚势力B.南京临时政府与清王朝对峙
C.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群众基础D.革命党人重在逼迫清帝退位
8 . 1912年初,在清帝逊位的同时,孙中山请求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但在辞职文中提出三个条件,如表所示。孙中山此举是为了
A.确保国家权力和平交接B.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保证政策的稳定与延续D.加强民国制度建设
9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追求近代化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古老东方(封建制度)的胜利。

材料二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一条“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相反的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况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政治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2)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尝试走“美国人的路”“共和之路”,请指出这次实践活动及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2020-12-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华民国建立后,最初想模仿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后来又改为责任内阁制。但按照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议会多数党党魁出任内阁首相后,阁员由首相任命。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责任内阁的阁员,必须由参议院审定后方可任命。这一规定
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D.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野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