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主题一】学史明理

材料一   下表是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历程

名称目标结果
太平天国推翻清政府,建立理想的“天国”1864年被清政府镇压
戊戌变法通过改革,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1898年,“戊戌政变”
辛亥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民主革命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理。
【主题二】学史增信

材料二   194019日,毛泽东发表题为《新民主主义论》的讲话,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


(2)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知识,对中国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加以分析,并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的历史意义。
【主题三】学史崇德

材料三   陈延年(18981927),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夏,与邓中夏、苏兆征等人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在国民大革命期间多次提出要掌握革命领导权,同妥协势力坚决斗争。1927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之下,陈延年被捕。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展现了顽强的意志,毫不妥协,最终壮烈牺牲。

——摘编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陈延年》


(3)根据材料三,说明陈延年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主题四】学史力行

材料四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今天,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109日)


(4)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就青年学生该如何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谈谈你的看法。
2 . 有学者认为,《清帝逊位诏书》不啻为一种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从某种意义上体现着“中华人民”的政治智慧。此处的“政治智慧”是指
A.以和平方式实现了政权转移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意识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3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该规定旨在
A.废除封建制度,防止清朝复辟B.限制总统权力,维护民主共和
C.借鉴美国政体,实行三权分立D.消除动乱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4 . 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斗争探索。争取民族独立自强、追求社会进步成为近代中国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高一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材料二: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三: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

                                           ——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

材料五: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1)请判断材料一中的“救亡图存运动”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具有怎样新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所说“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其实质(或核心)是什么?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纲领没有真正实行过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
(5)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2018-11-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1.5亿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

材料三第一章总纲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具有什么实质意义?

有人说1912年的中华民国是美国的“仿制品”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2)请写出材料二中宪法的特点。这部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指出该宪法颁行的意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2017-12-22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2日颁布《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材料说明该文件的颁布
A.贯彻了美式三权分立基本原则
B.企图限制袁氏独裁专制
C.防止了派系军阀威胁中央政府
D.意在迅速稳定国内局势
2017-12-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三校联考历史试卷
7 . 《临时约法》在赋予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的权利时,又规定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其主要用意是
A.照搬美国政治体制
B.防止专制独裁再现
C.扩大大总统的权力
D.推动满清政府破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