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出于遏制最高政治权力掌握者滥用权力和确保政治弹性、清弭党争,使其和政体内变更领导者的行动不致"摇动国本"的目的,他们的选择是
A.提出了民权主义B.发动了武昌起义
C.实行责任内阁制D.成立了中华民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民主制度不是照搬照抄英国或法国的基本民主理论,而是在符合其国情基础上的一种民主理论创新,从《邦联条例》的初步民主构想到1787年宪法的三权分立制衡制度,美国的民主真正地具有了美国化的特色。

——摘编自王微《美国民主制度的国情基础论析》

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伊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华大地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确立了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一律平等,没有种族、宗教、阶级之分,都享有选举权以及被选举权。在法律规定下,为了召开第一届国会,在1912年8月到1913年4月这九个月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国会议员选举。这次国会议员选举主要是政党的形式展开的,采用“复选制”。因为政党活动的合法化,当时虽然有大大小小的政党将近一百个,但是真正有实力角逐的就只有国民党、共和党、统一党和民主党,所以国会议员的席位就在这四个党派中产生。辛亥革命成功后没有建立起权威政府,革命党自身建设存在不足,没有也不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政治中来。政治参与表面看起来一片繁华,其实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短暂的繁华后权力被北洋军阀政府夺走了。

——摘编自杨光《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启示》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并简要说明近代美国民主制度产生和实现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做出的贡献,并分析导致辛亥革命政治现代化失败的原因。
3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从根本上颠覆了下列哪种观念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4 . 《临时约法》在赋予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的权利时,又规定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其主要用意是
A.照搬美国政治体制
B.防止专制独裁再现
C.扩大大总统的权力
D.推动满清政府破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