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初的政党政治实践之所以会失败……政党自身的严重畸形化,各党派间无休止的激烈竞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基础的薄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深蒂固以及由于国民民主意识的淡薄与参政能力的低下而造成的民众支持力的不足等。除此之外,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对政党理念的主观认识与实践,以及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为代议制民主建立所准备的条件的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两个因素。

——摘编自《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材料二   照搬西方政党政治模式,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西方政党政治的兴起与其制度的确立,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整个国家严重资本主义化之后。辛亥革命后,政权虽然易手,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天下而非政党的天下。所谓自由结社、合法反对、公平竞争、轮流执政等政党政治的原则,在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虽然在形式上,民初各政党获得了较多的政治权利,但在关键的政权问题上,手执枪杆子的袁世凯是不会让步的。……因此,在当时中国国情下,如果政党要去搞所谓政党政治,要么成为独裁者欺骗民众的工具,要么成为独裁者刀俎下的鱼肉。

——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及各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政党政治名存实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什么?
2023-10-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1912年辛亥革命周年纪念之际《真相画报》发表的马星驰的系列漫画《一年来之回顾》。作者创作该漫画意在(     
A.表达对民主宪政前途的忧虑B.展现清朝末年复杂的政治形势
C.讽刺北洋军阀割据的黑暗统治D.表明民主法治已成为社会共识
3 . 《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
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
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
2022-02-28更新 | 6999次组卷 | 5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异常活跃,有激进和保守二派之分。各种政党分化组合,党派林立,国民党力量强大,曾一度在国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因受执政者打压,任何政党都未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政党政治的实践以失败告终。由此可知
A.共和制度丧失生命力B.民主政治不合时宜
C.专制政体扩大影响力D.政治革新道路曲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指出:“《临时约法》的失败……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材料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有
①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   ②约法自身存在缺陷
③宪政确立的长期性   ④缺乏政党政治的尝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 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表

据表可知,民国初年
A.民主宪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权力制衡得到法律制度保障
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D.进步力量开始主导政治局面
7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主张取法西方的兵器、声光化电之技,而后维新派又力主学习西方宪政之术,但都以失败告终。百日维新后,中国激进主义的政治变革发端。1912年,他们制定并通过了《临时约法》。该学者意在强调《临时约法》
A.是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制定的宪法B.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结果
C.确保了共和体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D.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政治建设中的什么原则?这部约法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它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
(3)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原因。
9 . 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毛泽东如此认为主要基于怎样的史实?
A.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C.辛亥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五四运动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D.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是一场学生爱国运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杰斐逊等美国思想家们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制”,概括性的说,就是把联邦的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上中下,左中右的“分权网络”称之为“双重保障”。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民主制”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评述“双重分权”机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具体表现,并分析造成中国与美国实施结果截然相反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