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自秦以来,历代封建帝王口含天宪,朝纲独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打破这一体制的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材料二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并指出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2020-09-2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020-09-16更新 | 1409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高一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
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
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 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 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2011年12月15日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访谈 材料三……这些国耻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 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

——摘自于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


(1)请判断材料一中的“救亡图存运动”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新的时代赋予它什么新的历史使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建立的年代及“民国”给中国政治上带来的前 无古人的变化(具体表现)。
(3)材料三肯定了五四运动的哪一时代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 比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2020-05-2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评估检测(期中)历史试题
5 . 晚清至民国,华盛顿、拿破仑在中国人的著作和报刊上反复出现,成为时代的“潮人”。尤其辛亥革命后,华盛顿已是“民主”的代言人,而拿破仑则成为“专制”的代名词。世人认为袁世凯“不以拿破仑为鉴,反以拿破仑为师,易民主为君主”。这一现象折射出
A.美国人民尊称华盛顿为“国父”
B.拿破仑极力捍卫资产阶级政权
C.当时中国人向往民主反对专制
D.晚清至民国中国的思想界混乱
6 .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材料一中是中国古代哪项政治制度?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的诞生”建立的是什么性质的政权?该政权的建立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怎样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
7 .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B.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2020-03-27更新 | 265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
8 . 史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大变局”的高潮一节,正是帝制的终结和“共和”的开始。这一高潮是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
2019-12-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          )
A.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建立了平等的社会制度D.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
2019-12-28更新 | 323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写道:“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这表明
A.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B.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反清复明
C.辛亥革命脱离了人民群众D.农民愚昧不理解革命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