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战前后中国近代工厂统计(部分)

业别1913年1920年
工厂数工人数工厂数工人数
纺织工业
食品工业
机械五金工业
印刷文具工业
冶炼工业
公用事业
军械工业
其它
231
105
101
25
8
33
23
9
157150
13700
18450
8460
7532
5640
28500
1151
475
280
252
51
383
243
23
35
358110
43150
25720
11825
61955
15190
28500
2735

——数据来源:《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各地党组织分布图

——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100年地图集》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6-07更新 | 388次组卷 | 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2
2 . 192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广州成立,确定其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奋斗目标为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并且还决定加入青年共产国际。这反映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A.无法独立开展政治活动B.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坚持无产阶级革命方向D.探索出中国革命新道路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入党为荣

20世纪20年代,知识青年一跃崛起为时代发展的急先锋。而青年学生每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荣成为这一时期蔚为独特的社会现象。这其中,许多知识青年是从国民党转入共产党的。

1926年前后,由国民党转入共产党的知识青年,约占共产党员人数的3%。广州作为当时国民党的大本营,从国民党转入共产党的知识青年,占广州中共党员总数的1/7,占知识分子党员的3/4。而且,伴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转入共产党的知识青年越来越多。出现如此流动,与国民党内部组织结构不严密、党部运作低效率,使得"党力"不彰成为一个严重的痼疾有关。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政党,不仅对知识青年的入党严格慎重,而且以铁的纪律加以约束。其时,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吃苦的工作我们自己争来做,占小便宜的事情让给他们"。尤其是有"做官倾向"的党员,被斥之为"腐败堕落"的"机会主义倾向",共产党要求"严厉取缔"。这种鲜明反差引发了富有革命热情的知识青年的强烈共鸣。

——摘编自杨东《近代史上"入党为荣"的社会现象回眸》

谈谈你对20世纪20年代知识青年"入党为荣"社会现象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3-22更新 | 75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衡水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材料

序号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概要
1921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党的奋斗目标和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1922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3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1935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决定“人民共和国”口号替代“工农共和国”。
1937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1945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促进革命取得胜利的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革命胜利后党在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
1956中共八大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表中提取三条或三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出序号,拟定论题,论据准确,逻辑清晰,阐述充分)
2022-03-1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重要会议节选

历次时间/地点主题或内容或意义
一大1921上海嘉兴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大1922上海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1923广州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围共合作
1935遵义会议在长征过程中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七大1945延安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写入党章
1949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八大1956北京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十二大1982北京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三大1987北京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1992北京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五大1997北京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十六大2002北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十七大2007北京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十八大2012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九大2017北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载入宪法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贡献。(要求:观点提炼完整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11-17更新 | 459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从①“师夷长技”,到②“取径东洋”,再到③“以俄为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榜样的几次大的转变。其中体现的相关史实有
①成立中国共产党   ②改组中国国民党
③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④发布《论联合政府》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红色旅游,让我们跟着他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人民情怀,只有植根人民的沃土,才是真诚而醇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深扎于人民的大地。他的足迹曾先后来到这些红色土地。


从图中任选两个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两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求:明确列出两次发生的重大事件,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8 .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2021-09-28更新 | 272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四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1917年年初到1921年年底的五年之间,不过我们也不应把五四时代严格限定在这几年之内,有些民族思想和新思潮早在1915年就已经成形(如下表所示)。这一时期恰恰是中国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历史内涵复杂而丰富的历史之变期。

时间事件
1915.5“中日民四条约”签订
1915.9《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底“中华帝国”建立;反袁护国运动
1916年底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
1917年夏张勋复辟
1917.8护法运动开始
1917.11十月革命
1918.11一战结束;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1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9.5五四运动爆发
1919.6上海“三罢”斗争;拒签《凡尔赛和约》
1920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1921年共产党成立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五四时期历史之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4-27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百年党史

材料一   近代上海是“一市三治”,分为华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①中华全国学生救亡会⑤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
②孙中山寓所⑥上海兵工厂之江南弹药厂
③共产国际领导的中俄通讯社⑦中共一大会址
上海机器工会筹备会⑧上海商务印书馆
④《新青年》编辑部⑨沪江大学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驻地⑩《星期评论》社
《共产党》月刊编辑部⑪怡和打包厂

(1)上海是中共一大召开地,也是中共早期中央领导机构所在地。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创造了许多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词句。

①将革命进行到底②打倒列强,除军阀③改革开放
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⑥乒乓外交
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⑨另起炉灶
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⑪调整、巩固、充实、提高⑫全民族抗战

(2)依据材料二,至少选取三个时期的词句,提炼出一个主题,展开论述。
要求:主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范例:
主题:******
词句:******(写序号)
论述:******
2021-04-11更新 | 44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