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1912年。到1919年底,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平均每年不到4条。1925年迅猛增加到81条,报刊的发行量也随之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A.西方民族观念的传入
B.精英阶层的民族主义观念日渐成熟
C.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报刊作为大众媒体更注重开启民智
2 . 1923年8月,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载文:救中国唯有革命,“革命的大本营即国民党,又有共产党做他们的后援,以此将引起稍有觉悟的工学各界,全体加入国民革命”,这一言论意在
A.说明国民大革命的重要意义
B.强调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
C.突出国民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D.赞扬工人和学生的爱国行为
3 . “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
A.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C.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D.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2019-03-16更新 | 18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届湖北仙桃汉江高中高三二月调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所部,张作霖也退守东北。北伐的历史意义在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中国迎来了安定和平局面
C.从帝国主义国家手中收回了全部侵略权益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7年4月5日,汪精卫与陈独秀在武汉会谈,并发表《联合宣言》,称国共“如同兄弟般亲密”。《联合宣言》的发表
A.减缓了北伐胜利步伐
B.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C.完成了革命遗留任务
D.导致了中共放松警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23年1月,孙中山在上海与苏联特使越飞会晤,双方商讨了国民党改组、革命军建立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等问题,并联名发表了《孙越宣言》。这一宣言
A.成为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C.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走向的全新判断
D.是苏联实行民族扩张主义的具体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
2019-01-30更新 | 2406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
A.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B.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C.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D.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被推翻
2019-01-27更新 | 363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至今军阀作恶如故也,列强横行且有加而无已也……中国革命,不能不承认为世界革命中之一部,而实行三民主义,则共产主义即在其中矣。吾辈死者,但知中国革命与国际革命,不能分而为二,则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岂有纷争之必要……”(摘自张秀章《蒋介石日记揭秘》)该日记内容反映出蒋介石
A.同意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赞成国共两党合作
C.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D.已经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10 . 1927年1月,英国政府对武汉工人冲占租界一事,不仅不作为,还表示“在武汉发生排外骚动时,不允英军保护英租界附近的海关,也不保护在海关供职的英国臣民。”究其原因,主要是
A.英国政府推行的绥靖政策
B.英国正忙于应对经济危机
C.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的蓬勃
D.英国在北伐时期严守中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