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而众多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重要城市的承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这样看待北京:“北京的气势雄伟,布局对称,毫无疑问使它成为一切首都中最有气派的……没有一个西方的首都能这样的威严,清醒地构成君主专制政体的象征。”


(1)清朝使君主专制政体的“威严”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是如何结束的?

材料二       电影《南京!南京!》在各大影院放映,曾引起巨大反响。它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历史故事。


(2)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有着特殊的地位。请列举四件除了“南京大屠杀”外与南京有关的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国民党一大会议旧址
(3)材料三图中会议的会址在哪座城市?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材料四



遵义会议旧址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为什么遵义会成为历史名城?
2 . 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背景是
A.国民党发动农民进行革命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农村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D.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2020-05-01更新 | 711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摘编自(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中国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5年9月,在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同时,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宣布参加国民革命。中共北方区区委书记李大钊迅速与冯建立联系,并积极建议冯部“固甘援陕,联晋图豫”在此方针影响下,国民军南下陕西,进入河南,与北伐军形成南北呼应之势。这表明
A.中国革命的中心由珠江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B.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掌握了部分军队领导权
C.五原誓师是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
D.中国共产党为北伐的胜利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7)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6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是什么?它产生了哪些积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在以后的十年国共对峙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关注农村及农民问题的?
6 .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   2005年4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今日(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表示,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既标志着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们两党愿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和诚意,我们共同迈出的这一步,必将记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胡锦涛总书记说“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国共两党在历史上还有哪两次握手?分别形成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2)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3)两次国共合作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2019-12-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年间,北伐军横扫六省,进逼天津,当时“炮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最后,北伐军终因孤军深入而失败。

——摘自岳麓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挥师北伐,确定了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方针……北伐军讨伐吴佩孚时,吴并不重视,他的主力却忙于在北方讨伐冯玉祥。而孙传芳有自己的打算,他与张作霖互相戒备,又怕吴佩孚吞并他,于是在北伐初期,采取旁观的态度。张作霖受地理位置远、冯玉祥部威胁影响未能给吴孙助战,反而因迟迟未能与孙传芳达成和平协定,在客观上还牵制了吴孙的力量,北伐军打败吴佩孚后……在江西战场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孙传芳夺取两湖、两广的企图……而且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孙在东南五省的统治,这对于北伐奉军,具有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北伐的目的,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北伐军能够消灭吴孙主力的原因,并指出北伐战争胜利的主要意义。
2019-03-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县级联考】陕西省富平县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17-08-04更新 | 4245次组卷 | 40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影响这一曲折历程的原因有(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②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③国际形势的影响                                   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