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漫画往往能够更形象地反映历史。如图所反映的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主题最有可能是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国民大革命
C.国共十年对峙
D.美国扶蒋反共
4 . 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谈到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
5 .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2019-10-08更新 | 1377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6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指出:“本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党,随时都须准备武装暴动的党,在民族革命的进程中,应该参加武装斗争的工作,助长进步的军事势力摧毁反动的军阀势力,并渐次发展工农群众的武装势力”这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
A.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B.掌握了国民革命军队的领导权
C.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D.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7 .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所说的“内部条件”最关键的是
A.共产国际的推动
B.国共双方具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C.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D.民族经济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
9 .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留下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里所说“共同奋斗”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开创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10 . 1927年年初,英国水兵冲出租界,用刺刀驱赶庆祝北伐胜利的汉口群众,制造了“一三惨案”。惨案发生后,武汉国民政府于当晚派工人纠察队和卫戍部队开进英租界,迫使英国不得不将汉口英租界交还中国。武汉国民政府这一举动
A.有利于三大政策的提出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列强对北洋军阀的援助
D.反映出国民革命运动存在分裂隐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