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党员人数年份党员人数
19217月(一大)53193430
19227月(二大)1951937年初4
19236月(三大)432194080
19251月(四大)99419454月(七大)121
19274月(五大)5.7194712270
19274月后1194910448
19286月(六大)4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022-10-31更新 | 319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也是了解历史阶段性特征的一种方式。下图所示时间轴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1·江苏·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国民党官员曾在一份工作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工农运动渐渐兴起,且有蔚为国民革命主力之势。此种工人运动,目下尚不过在上海、广州等有新兴工业的地方;农民运动亦不过广东及河南、湖南、直隶之一部。此报告所说的工农运动
A.促进国共两党再次合作B.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C.活动重心由南向北转移D.侧重在中心城市开展斗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二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2021-03-2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政局变化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一变化体现了(     
A.中国革命重心发生转移B.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C.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6 .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B.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2020-03-27更新 | 26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漫画评论家黄茅曾说:“热情的青年漫画家投身到革命军的队伍,随军由粤出发直入湘鄂诸省,参加实际的战斗生活,直接发挥绘画配合作战的效能。他们印刷大量印刷品和画报,《国耻画报》《反帝画报》等都是当时的产物。”材料中的现象最有可能表明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明显
8 .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2017-08-04更新 | 3793次组卷 | 7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