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陈旭蔍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递”这一“嬗递”的开端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2019-01-30更新 | 125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鸡泽县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
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
2019-05-27更新 | 721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9年5月,北京蒙藏学校的蒙古族青年荣耀先积极参与了北京高校学生代表集会,筹划并参与了学生游行示威活动,学校全体师生还致函北京《晨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蒙藏学生,亦国家之份子,爱国热忱彭湃不已。”材料反映了
A.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影响力空前提升
B.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民众对国家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
D.社会思想界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2021-10-07更新 | 31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族觉醒的本质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威胁。面对这种威胁,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了升华。


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史实,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 :“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对“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2019-08-10更新 | 478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说明
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2016-11-27更新 | 2695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固安三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后,日本代表牧野伸显担忧:“世人不察,以为在巴黎之中国委员,为血气所驱使,为功名所激发,致有此等行动。……余深信此种感情早已浸润于中国一般国民,酝酿已数年之久”。由上述信息可知五四运动
A.中国代表出于个人立场拒签和约
B.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
C.表明中国民族主义思潮日益觉醒
D.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2019-06-17更新 | 432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林毓生在《五四:多元的反思》中认为:“‘五四’个性解放思潮所向往的自由说到底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艺家所标榜的‘人格自由’,而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政治自由’。”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未能彻底地变革中国社会
B.标榜民主却忽略民族危机
C.激进有余而政治变革不足
D.政治主张理想化而忽略实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