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孙中山曾评论指出: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下列对材料评论正确的是
①分析中肯,指出新文化运动促使五四运动发展到全国
②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③孙中山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
④此后的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 .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2016-12-12更新 | 847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得出这一历史结论的依据包括(  )
①彻底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发生变化②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1919年的“五四”,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
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的不竭精神动力
5 . 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主旋律特点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C.开始同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
D.充当了反帝反封建的先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学者写道“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
A.赞扬了“五四”民主、科学的精神
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肯定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应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2016-11-27更新 | 17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9年5月,毛泽东在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中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②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运动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④揭开了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 .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是近代著名的爱国运动,两大事件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演进。这一演进主要表现在
A.文明;从专制到民主
B.风俗:从落后到进步
C.革命:从暴力到合法
D.思想:从保守到激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